來源:幼教網 2018-08-17 13:24:56
回到聽力
前面的這些步驟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有可能是半年、一年、一年半兩年。過程中你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調整方向,需要判斷孩子的吸收程度查缺補漏,形式上還不能為學而學,要通過豐富愉快的形式去輸入或者引導輸入。不能讓孩子覺得媽媽是在讓我學習,應該給他的感覺是媽媽在跟我玩,我能看喜歡的動畫片聽好聽的歌。所以,這條路真正需要堅持的是家長,漫長而勞神。希望媽媽不要比孩子先放棄,堅持下去會看到效果。
在有了聽、看的經驗后,接下來可以回到聽力。這時的聽力是孩子看過的繪本音頻、看過的動畫片、電影音頻,同樣是反復聽(敲黑板!)。動畫片、電影音頻太長的話截取片段,睡覺前聽、無其他安排時聽、車上聽。
Allen回到聽力這個階段是從看橋梁書開始的。橋梁書比繪本內容多,每次看了可能細節記不住,看一遍聽一遍首先是對內容的鞏固。由于橋梁書都是他喜歡的內容,就當看完書再聽故事咯。聽完可以再看再聽往復循環。
最近Allen在聽的有HorridHenry和星球大戰的音頻,這兩個故事都是他之前看了書。HorridHenry睡覺之前聽一集音頻,書里的故事又在腦中上演一遍。我只讓他聽看過的集,沒有看過的暫時不聽,每集會重復聽很多次,每一遍都像第一次聽那樣經常哈哈大笑。星球大戰完全是追隨他的興趣,看或聽都是他自己來,只要隨時插空他就會拿起星球大戰的書各種愛不釋手。哪個星球哪個年代哪個戰爭他都能脫口而出,就連電影的純背景音樂他都愛聽。
Readtolearn
目前Allen正在朝這個階段轉變,也就是從“學英語”轉到“(用)英語學(知識)”。說說我正在做的。
根據我的規劃Allen小學時應該步入Readtolearn,前期我就給他慢慢做了鋪墊。之前的閱讀基本以故事類、興趣類為主,慢慢的給他在閱讀中加入適當的科技文。在我的印象里科技文很枯燥,但看了后才發現原版的科普文章很注重內容的細節,整體也很有趣。比如看了兩套八大行星的書,去了天文館印證鞏固。最近剛開始看Findoutscience,我們一起了解到原來螢火蟲是通過肚子上的六個小孔交換空氣發生反應來發光的,原來把螢火蟲裝在瓶子里再把瓶子泡到溫水里它會發光更亮。Allen說他想看看真正的螢火蟲,這也成為了下一個目標。
下一步我想找一套適合Allen的學科英語的教材讓他一直跟著學下去。這個環節我和另一位媽媽一起做了些功課,我們找了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幾種學科英語教材了解內容,包括了解中教外教的教學視頻等。跟不同機構學習學科英語的孩子家長聊了聊,收集他們的學習感受。給做得好的機構打電話,咨詢學科英語教學的現狀及目前常見的問題。最后把這些信息集中起來與Allen的英語老師溝通,結合孩子的現狀我們一起來判斷要怎樣過渡到學科英語才更適合他和他的小伙伴。很幸運我們遇到了一個負責任的英語學習機構,從市場到老師到校長都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
我對學科英語這個階段的要求有幾點,首先不是學英語了,是要通過英語學習其他學科,那么教授的重點應該是該學科的邏輯、思維的培養以及知識的延展性。同時輔以英語相應級別的詞匯語法句型來學習。其次學習的通道要足夠,我不希望教材或體系經常變化,所以要找一套足以學至少3年的體系進行下去。最后希望學習內容盡量與母語國家接近。了解到市面上的各個機構教學內容都根據非母語國家小朋友的特點做了不同程度的改進,我比較希望找一個相對更接近的內容,去貼近原汁原味不同文化的體驗。
以考促學
Allen剛接觸英語的時候我看了一本書,北外曹文老師的《兒子教我學英語》。這本書當時對我影響挺大的,她介紹了兒子英語自然習得的過程,由于他們有語言環境,媽媽基本沒有怎么管,孩子以閱讀為主。感覺孩子英語進步不小了,媽媽讓他嘗試劍橋五級的考試,考了后才發現英語的自然習得跟應試直接有一些距離。媽媽就提出了以考促學。英語學習戰線很長,在適當的環節設置考試小目標,如果達成了也是對孩子的鼓勵。并且在備考的過程中會記單詞、刷一兩套真題,這些也無形中提高了英語的應用能力。
如果計劃踏入考試的道路,平時可以做一做閱讀練習,閱讀短文后附測試題那種。比如Raz的系統是不錯的,就是我家網速登錄會延時,曾經用了幾次就放棄了。還有一位家長推薦每天做幾篇ReadTheory在線閱讀,每篇文章都有藍思指數,還能從閱讀中去驗證小朋友的級別。Allen剛參加第一次考試,我們還沒有開始做閱讀練習,沒有太多的經驗,后期看進度再加入。
除此之外
在我經歷的娃學英語一年半的道路上,以上內容只是媽媽做的(敲黑板!!!)。除此之外,還有英語學習機構(學校)。媽媽是規劃者,學校的體系是主線條,老師是你的伙伴。只有齊心協力才能達到目標。
Allen馬上上小學了,我的英語啟蒙之路目前走到這里,大的線條總結完了。各個階段、環節不一定必須按照這個順序,需要發揮媽媽規劃者的作用,根據娃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一些環節是可以并行的。如果你按照這個堅持做,不著急不催促,耐心等待時間的積累會看到孩子的進步。
而我們的學習之路以后會不會有拐彎、轉道甚至調頭,都需要邊走邊看。我也和他一起在學習,我們的收獲一樣滿滿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