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02 14:09:16
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我認為,師生共同創編的兒歌是可以開發的最佳英語課程資源之一,因為英語兒歌,最能吸學生們的目光,那明快的節奏、優美的韻律,抑揚頓挫的語調,像嘩嘩奔淌的流水,調動了學生們所有的感官。讓學生們投入到歌聲的搖擺跳躍中,去學習、去休息、去放飛,去感受英語環境的快樂和趣味。教師在英語兒歌創編中挑戰了自我,品嘗了樂趣,提高了素質。學生在英語兒歌創編活動中增長了見識,積累了實踐,成就了自我。
一、創編英語兒歌的作用
(一)英語兒歌是學生記憶的捷徑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在關于記憶的實驗中發現: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將他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我們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發現單純讓學生記某個或某幾個單詞或句型對他們來說很難,而且特別容易忘記,如果將單詞和句子放到朗朗上口的兒歌中,那記憶的效果可謂事半功倍。
如針對牛津小學英語6A《Unit 5 On the farm》這課中動詞的過去式和句型的用法編成如下的兒歌以后,學生們的記憶效果特別明顯。
《What did you do?》
Do, did. Do, did. What did you do?
Go, went. Go, went. Went to the zoo.
Draw, drew. Draw, drew. Drew a kangaroo.
Lose, lost. Lose, lost. Lost a shoe.
Cry, cried. Cry, cried. Cried boohoo.
因為這不僅是一首押韻的兒歌,每一句的結尾都用相同的元音音標,這樣便于記憶,而且兒歌內容本身又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你做什么了?我去了動物園,在動物園里畫畫,不小心丟了鞋子,于是就嗚嗚地哭起來。這樣的兒歌特別受學生們的喜愛。在兒歌聲中,難學的詞匯、語法、及句型迎刃而解。學生先前只是說唱教師創編的兒歌,逐漸地當他們發現自己也可以嘗試成功的時候。許多學生就會先模仿教師的設計編寫自己的兒歌,當他們發覺自己創編的兒歌更能提高記憶的效果的時候,那時他們的潛力就被挖掘出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二)英語兒歌是學生興趣的源泉
培根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源動力。教師要善于利用兒歌中的趣味性因素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兒歌的創編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讓他們自己動手編寫兒歌,這樣他們就在體驗中得到了英語學習的樂趣。
如以下的兒歌。教師首先自己編寫了這樣一首兒歌:
Sing, sing, I can sing.
Run, run, he can run.
Dance, dance, they can dance.
學生們很快就會運用同樣的節奏來用其他動詞和人稱來替換這首兒歌。可以變成至少十幾首不同人稱和動作的兒歌。如:
Running, running, he is running.
Dancing, dancing, they are dancing.
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繼續改編兒歌。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