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3 15:25:24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環境污染問題卻日趨嚴重,有些地方的環境污染已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境,甚至威脅到人的生命。“環保教育從幼兒抓起”,這已是眾多有識之士的共識,從幼兒時期就開始進行環保教育,幫助幼兒理解生態環境,教育幼兒保護環境,這對他們日后增強環保意識,提高環保的自覺性是有重要意義的。我園在環保教育方面抓得比較早,并持之以恒,旨在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樹立幼兒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幼兒自覺作個環保小衛士。
1、環保教育的內容
1.1認識和保護環境的教育。要使幼兒懂得,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人們按照自然生態環境規律,能夠調控、改造、優化環境為人類造福,既要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又要珍惜、保護自然資源。
1.2幫助幼兒懂得一些生物和環境因素的關系,動物與植物的相互關系,動物與動物、植物與植物的相互關系,人與動物的相互關系。
1.3培養幼兒簡單的環保道德行為。如保護綠色世界,愛護花草、樹木、動物,保護水源,節約用水,保持環境整潔等。
1.4向幼兒介紹周圍環境污染及生態失衡的種種現象,如水的污染、空氣中的濃煙、噪音、水土流失、動物滅絕、砍伐森林等。
1.5陶冶幼兒關心自然、熱愛環境的情感。
2、環保教育的要求
2.1環保教育與幼兒園各種活動要有機滲透、和諧統一。若將環保活動作為特定的、單列的“大”活動來抓,幼兒易將環境保護定位于特定場合中所學的知識,特定活動中應有的一種行為模式,而無真正知與行的轉變。因此環保教育應以各種形式滲透在幼兒園各種活動中,在這些活動中,幼兒所感知、獲取的知識是深刻的,所體驗萌發的情感是熱烈的,真誠的,他們從中可易于轉變、生成一系列自發自主的環保探索活動。
2.2處處、時時的環保。放棄周圍生活中的小事,而去擷取那些認為意義較深遠的“大”事,其結果只會造成教育契機的丟失、教育資源的浪費。生活中,處處、時時都蘊含著環保教育的契機:路邊的一張廢紙拾起來放進垃圾桶是環保;斷了的小樹枝綁接上了是環保;為小草、小樹澆水、施肥更是環保。處處、時時的環保教育讓幼兒在感受中積累體驗,在體驗中萌發情感,在情感萌發中逐步升華為一種理性的認識:每件小事都與環境相關,愛護環境從“小”做起。
2.3注重責任感、自主精神的培養。浮著的地基怎能蓋出堅實的大廈?環保教育不能僅局限于教師設計、組織的環保活動,教師眼中的發現、心中的想法是有限的,而幼兒的發現是無限的。關鍵在于幼兒能否有責任感和自主精神,以環境主人的身份自覺參與,以環保的眼光看環境、看生活。在責任感和自主精神的驅使下,幼兒自然就成為“環保小衛士”,自覺保護環境,不會再出現“嘴上說愛青蛙,嘴里又吃青蛙”的現象。
3、環保教育的方法
3.1觀察。我們經常組織幼兒去實地觀察,幼兒在馬路邊觀察到各種車輛排放出的尾氣,在工廠里看到大煙囪里冒出的濃煙,感受到空氣被污染后人會很不舒服。然后再帶他們到小樹林里、草地上及寬闊、美麗整潔的大公園或居住小區等,感受清新的空氣。通過比較,幼兒體會到樹林里,公園內的空氣真清新。懂得樹木和小草都有凈化空氣吸附灰塵的本領。
3.2實驗。教師指導幼兒對某些因素或程序進行控制,然后再讓幼兒觀察其產生的不同后果。例如,教師引導幼兒將兩盆長勢相同的花,一盆放在室外,經常澆水,另一盆放在室內陽光照不到的陰暗角落,并不予澆水,數日后在讓幼兒觀察兩盆花有何不同,以幫助幼兒理解植物的生長與陽光和水的關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