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12-07-09 17:50:49
四、對幼小銜接的評價:由結果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轉變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以往都更為強調結果性評價,即以幼兒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多少算術題等知識要求為評價的主要依據。但評價的最終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衡量幼兒獲得了多少知識,而是為了引導幼兒展示已有的成就與進步,感受自己的成功,體驗成長的快樂,發現存在的不足,找到努力的目標,充滿信心地進行后續學習。
因此,對于幼小銜接活動的評價應從結果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轉變,更注重評價的個體化與縱向性,對于小學教師來說,要更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各種表現,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給予具體的評價,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各種發展變化,感受進步的快樂與滿足。評價的形式也應該靈活多樣,這點對于小學而言尤其重要。除了單一的書面評價,還可以綜合運用口頭、演示成果等形式,甚至也可以用語言、動作、表情、手勢等方式肯定學生的進步表現。家長也可以參與到評價工作中來,為過程性評價提供更客觀的信息。由于幼兒園一貫比較重視家長工作,家園之間的良好互動有助于幼小銜接評價工作的開展。在這方面,小學應該向幼兒園學習,鼓勵家長參與評價,充分利用家長資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