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分網 2011-08-12 10:09:21
家長看法:
贊成派:
“能帶孩子上班簡直是夢想”
眼瞅著國外的媽媽們可以“帶孩子上班”,很多中國的在職母親都在期盼:“這一情況什么時候能在國內實現就好了。如果可以帶孩子上班,能解決多少家庭問題啊,那簡直是我們的夢想。”
應該給職場媽媽更多支持
“如果真的要帶著孩子上班,肯定是迫不得已,就是小孩在家沒人帶!”在天河城寫字樓工作的Mika說:“從前如果是干農活的話,婦女背著孩子下田是再正常不過了。就是現在,如果是自己開的檔口,帶著孩子上班,誰也不會說什么。開大排檔家的孩子還不就是在火爐邊長大嗎?關鍵問題是現在很多都在辦公室里上班,所以就沒法兼顧看孩子了。”Mika覺得,社會上“支持、關心職場女性”的聲音不該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應該切實有所行動。
允許“小跟班”等于增加福利
“其實公司附設托兒中心就等于是增加員工福利嘛。”吳文穎說:“希望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在公司的某個公共場所開辟一個角落,擺上幾張桌子,讓 ‘小跟班’們自帶一些玩具或書籍,建立一個臨時的‘兒童樂園’,家長可以輪流過來照看一下,大孩子也能起到照管小孩子的作用,這樣就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還能使員工感覺到單位里彌漫著濃濃的人情味,工作起來更加有熱情。”
帶孩子上班“多全其美”
很多家長都覺得,帶孩子上班不但可以加深親子關系,還可以讓孩子對父母的工作加深了解,對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作以參考。“現在社會環境改善了,但孩子往往只能看到父母早出晚歸的身影和賺來的能夠買到很多東西的錢,卻沒有親眼見過父母辛苦拼搏的過程。”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李曉東覺得,“與世隔絕” 的孩子們也許以為自己每天上學已經是世上最苦的差事,不懂得珍惜,親子間也容易有“代溝”。“而如果可以帶孩子上班,有些孩子就會因此對父母產生崇拜,甚至立志畢業后從事與父母相同的職業。”
反對派:
帶孩子上班影響工作環境
記者采訪發現,堅決反對“帶孩子上班”的人也為數不少。小魏說:“不是不想帶孩子上班,但是現實上有點做不到。”原來,小魏也曾經因為無奈而把孩子帶去了公司,結果是“事情基本沒法做,孩子一會兒纏著上網一會兒嚷著要喝水。”另一方面,同事們雖然沒有說什么,但小魏總覺得自己像個被眾人指點來議論去的“怪物”,心里老是打著鼓。“領導會怎么看我呢?同事要笑話我吧?”小魏心里一直后悔,心想下次真是再也不要把孩子帶去公司了。“既然想做職業女性,我看要么在網上開個網店,要么炒炒股。否則難以兼顧孩子的。”
很多接受采訪的公司白領也覺得,如果同事要帶孩子上班,恐怕會對工作環境有影響。蔡潔說:“我可不希望同事把孩子帶來公司。我不想在工作的時候聽到嬰兒不?摁[,聞到尿布的味道。”Sulina說:“工作場所是講求效率的地方,有了小孩子在身邊,工作會受影響的。”黃小姐則覺得:“如果同事只是把孩子帶來,待一小會兒,玩一下,我覺得沒什么問題。但如果不分場合地帶孩子,會影響職場媽媽的工作形象。”
專家意見:“帶孩子上班”要把握尺度
究竟職場媽媽是不是適合把寶寶帶到公司里去帶呢?“孩子優先”培訓機構專家羅文浩認為,“這種方式可以嘗試,但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在我們的親子培訓中,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現代親子病’,由于父母疏于陪伴,小朋友往往容易出現自卑、社交障礙、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可能引發學習障礙。所以,如果大力倡導‘帶孩子上班’ 的趨勢,家長就不會有‘我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的借口了。”
“這種方式目前在國外比較流行,其實在國內也有實現的可能性,只是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以盡量不影響其他人的正常工作為前提。社會和單位、個人可以集思廣益,想到最合適的辦法。”
他山之石:國外的“帶孩子上班日”
美國每年的4月22日、加拿大每年的11月7日都是法定的“帶孩子上班日”,在這一天,鼓勵員工帶孩子上班,以此了解父母工作的實際情況,增加一些感性認識,讓孩子們知道父母工作的辛勞,從而對父母懷有感激之心,也提供一些基本常識和概念以便他們未來投入社會,知道父母的“生存之道”。
有些公司會抽出不同部門的員工向學生做簡單的介紹,學生還有機會干一些沒有危險性和簡單的工作,中午由公司提供午餐,公司高層和其他員工與學生一起共進午餐,學生輪流介紹就讀學校,有何學習心得以及說說對將來的抱負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