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3 23:31:51
(五)在音樂背景下幼兒體驗自主表現快樂的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個幼兒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我們應對音樂教育有正確的認識,努力把握在音樂活動中幼兒體驗的對策。幼兒體驗自主表現快樂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水平,將音樂活動賦予一定的內容、情節、結構,使之具有趣味性、社會性、自主性,以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
1、自主式的體驗快樂能激發幼兒對音樂表現的興趣。
自主式的體驗快樂活動使音樂表現活動變為一種娛樂活動,能激起幼兒良好的情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變得人人愛音樂,人人充滿了表演欲望和自信心,使他們獲得愉快和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們會對音樂表現活動越來越有興趣,能夠大膽地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將逐漸對表現結果感興趣,教師可根據這一特點,正確地加以引導。
2、體驗自主式表現快樂能發展幼兒想象及合作能力
奧爾夫認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發展。原本性的音樂是注重音樂的最基本的感受與體驗,這種感受與體驗是要通過人們的親身參與,自然地自發地獲得的,是把原本具有的潛能喚醒。音樂教育是創造機會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親身參與,并充分表現,這種藝術教育在培養人的創造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幼兒在探索與創編、表演的過程中興趣始終很濃厚,而且在同伴之間相互配合上也獲得很好的效果。這一系列活動成功地激發了幼兒想象力及創造的潛能。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加德納曾說過:“智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多種智能相互結合的。”
3、體驗自主式表現快樂能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智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在自主式音樂表現活動中各種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都在積極活動著,因為幼兒往往需要全神貫注、耳聽眼看、積極動腦,并且還要有一定的獨創性。
在音樂背景下幼兒體驗自主表現快樂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水平,將音樂活動賦予一定的內容、情節、結構,使之具有趣味性、社會性、自主性,以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
(六)在音樂背景下幼兒自主表現快樂的對策
1、著重在“親近自然”中體驗快樂情趣。
2、著重在“主動探索”中感受成功快樂。
3、著重在“運用遷移”中營造快樂氛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
2、《藝術》,許卓婭、孔起英主編,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3、《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樓必生、屠美如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4、《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黃莉莉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
5、網上查尋有關藝術教育的資料(略)
附表:
中班幼兒表達表現現狀調查表
班級:姓名:性別:測試日:
項目內容具體要求能力評價
有無
行為表現
興趣
1、喜歡歌唱,舞蹈,演奏樂器。
2、發現幼兒自主表現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自主表現音樂的興趣,并將此興趣保持下去。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操作音樂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
主動
1、準備多種材料讓幼兒去發現、探索,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2、能自發的隨歌曲樂曲自己舞蹈,運用已掌握的節奏型和演奏方法奏出美好的音樂。
3、借助于視覺、動覺、言語等多種感覺通道的統合活動來幫助兒童更好地體驗和欣賞音樂作品,嘗試通過外顯的身體動作參與、視覺具像化輔助材料和言語輔助材料參與等,幼兒大膽表現和創造的過程中加強對音樂欣賞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情感體驗
1、能用舊有經驗來自己解決新問題的機會,使兒童對新的知識、技能吸收得更為主動、自覺和積極,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更有助于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自主性。
2、耳聽音高,動手操作,用腦思考,表現出專注的學習態度,喜歡傾聽觀賞他人表演的器樂聲樂舞蹈表演,能體驗傾聽觀賞作品的樂趣。
3、體驗肢體造型表現的樂趣。
4、逐漸擺脫自我中心,分享合作的喜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