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6:17:11
綠色教育是整個世界的發展趨勢,教改浪潮已凸現了環境教育的生命活力。我們通過“綠色家園建設與幼兒發展的研究”,將我園綠化美化的功能升華為環境教育的價值取向,成為我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實施的綠色教育就是尊重幼兒的四大權利,重視幼兒的自主精神,教育引導幼兒與自身周圍的環境發生聯系,并通過自身參與環境的互動,從中獲得教育和自我的發展。這種教育的根本特征,就是以開放性的大教育觀將一切能促使幼兒發展的社會、家庭融為一體,成為一種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啟蒙幼兒主體參與環境的互動,營造和實施民主、和諧、愉悅的開放性教育氛圍,讓幼兒在家園般的舒適、溫暖的育人環境中探究并獲得生活、學習、游戲的習得方式,培育幼兒的情感、知識、技能,健全幼兒的個性,促使幼兒多元素質的發展,而獲得快樂的成長。
怎樣實施綠色教育,又如何創建幼兒教育的新特色,是我們多年課題研究的核心問題,也賦于我們以下幾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創建綠色家園的環境特色
創建綠色家園環境我們首先應該作為綠色教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去思考和探索,去實踐和操作,這就需要教育理念的變更。將園內的綠化美化升華為環境教育的價值取向作為創建綠色家園、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支柱。全方位的建設綠色家園的物質環境,使之成為傳遞各種信息的記錄,注重構建家園共育的人文環境,使之教育環境互動升發教育合力。
我們首先將幼兒園建成一個有小花圃、小花房、小花壇、葡萄長廊、小森林、小山坡,種上供幼兒觀賞認識的四季花卉和果樹,鋪設了綠色草坪,建造了磨菇亭,筑起了小假山,鋪上了彩磚的活動場地,鋪設了曲徑鵝卵石小道,設置幼兒玩水、玩沙池,供幼兒休閑玩耍;開辟小農園,設置操作室,供幼兒去觀察認識,去實踐操作,促使園內的美化、綠化呈現教育回歸自然的環境氛圍,孕育著用大自然教育培養幼兒的環境育人的價值。
例如我們建成的幼兒園門的立體空間,給幼兒家長營造了教育信息氛圍,校園門廳兩則一側上端裝貼“兒童的權利”、“體現兒童權利的活動相片”,另一側展示園內開放式教育的理念和教科研的動態信息,提供家長了解幼兒的成長途徑,啟示家長角色的自我定位。又如,班級主題環境特色的構建,幼兒自主參與創設的小自然角、小書吧、墻壁畫等。在環境靜態效果和動態變化上突出其動態的變化,在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上創設活動主題教育環境,布置主題環境時注重組織幼兒參與環境創設,使環境更充滿童趣,更貼近幼兒讓環境特色展示有效的內化價值。
樹立教育開放的大教育觀,拓展綠色家園環境,實現綠色家園教育環境的開放,擴大幼兒與環境互動相處的領域和教育方式。首先,通過家訪、教長園地、宣傳欄、聯系卡宣傳綠化環境的意義。開辟家庭寶寶花草園圃,讓幼兒與家長共同種植、觀察、記錄,定期舉行家庭寶寶盆栽展覽活動。將綠色環境教育的內容融于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于多門課程活動中。我們以家園親子活動為載體,注重與家長的合作,定期展開綠色家園家長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講座、授課。制定家長的接待日,晚間電話咨詢,構建綠色家園聯系,架起教師與家長的情感橋梁,雙向溝通,請家長進課堂當教師,讓家長體驗感悟,形成家園共育的人文環境,升華整個教育效益。構建家園區域教育網絡。推動社區教育活力,促使幼兒在寬廣的領域,更多的教育方式中,與環境互動相處,時時獲得教育的體驗,不斷豐富內心世界。
二、升發綠色教育的活動特色
(1)顯示綠色教育“回歸幼兒生活”的活動特色。
綠色教育活動就是引導幼兒與自身周圍環境發生聯系,升發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組織幼兒參與綠色環境的互動,實施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從中獲得直接的體驗,并形成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的教育活動,勢必就是以幼兒發展為中心,活動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就貼近兒童的生活與需要,顯示了我們綠色教育回歸幼兒生活的特色。例如我們展示的“楓葉樹的智慧”方案活動,就是引導幼兒去觀察楓葉樹,與那里的環境發生聯系,幼兒產生了驚詫、好奇和興奮,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關心幼兒感受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發展自己,給他們提供一個童真童趣,童話般的小天地。我們的幼教也就回到了它們的生活中,我們創設的“洗水池里奇妙”、“我和大樹爺爺作伴”、“勇敢的菊花姐姐”、“樹葉的妙用”、“有趣的鏡子”、“小菜園的胖娃娃”、“小樹葉你飛到那兒去”等等方案活動,觀賞活動,操作活動,想象性活動,就象雨后春筍層出不窮,綠色教育活動充滿生機,展示了持續發展的生命活力,幼兒也在親自參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自身的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