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6:17:11
(2)展示綠色教育課程前瞻性,園本性特色。
綠色環境生存綠色課程,綠色課程又能創設綠色環境。這是開發構建綠色家園園本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遵視我園幼兒處在農村社區的特點,處在我園綠色環境的生活之中。對綠色草本植物有感情有興趣,心中有好奇、探求的欲望,我們根據不同季節,綠色植物的生存關系和特點,創設了大、中、小各班一年四季綠色教育課程規劃,提練設計一整套實施課程的活動教育方案。形成了綠色教育課程化,操作過程活動化、情景化、方案化,由于實施過程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便可隨時調整目標。將目標轉化為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更能激發幼兒參與環境互動的積極性,參與教育過程的需要性。我們利用園內的環境創建了幼兒一日生活觀察活動課程,晨間讓幼兒觀察記錄自己種植的各類植物,參與管理和照料。午餐前小小播音幼兒講述植物知識,餐后散步教師帶著幼兒在園內觀察、欣賞獲得更多信息,下午幼兒參與種植,澆水,除草等操作實踐活動,這也成為我們幼兒一日生活綠色教育的管理模式。
我們根據園內班內課程所需,創設的綠色自然角和幼兒各家創設的綠色小園地的環境,開設了幼兒自己觀察操作的活動課程,這是發展幼兒,豐富個性為目標的創造性活動課程,它展示的特點是幼兒與教師、家長共同構建的彈性課程,注重目標操作和過程操作的結合。課程的操作內容,根據幼兒的喜歡,自由選擇,自己去開展實踐操作活動,教育活動過程是嘗試—體驗—欣賞—評議—展覽。
我們覺得這些課程的開發能促使幼兒的持續發展,活動始終處在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中,活動過程是師生互動過程,教師與幼兒的關系不再是主動與被動。傳授或教化的關系,而是互動對話的伙伴關系,這與當前教育的要求,社會發展及兒童自身需求是一致的,它展示了綠色教育課程的前瞻性,園本性特色。
(3)綠色教育活動的建模具有科研性特色。
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的最好中介,也是實施研究教育過程的最佳有效的方式,發揮了不可低估的橋梁作用。我們運用建模的理論,活動教育的理論為指導,以喚發幼兒主體生命活力,發展幼兒個性為目標,以綠色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為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資源相應地構建了活動、生活、實踐三元一體的綠色園本課程活動教育的框架結構,課程設置為“綠色活動教育”、“操作活動實踐”、“一日活動生活”三項課程。第一課程的途徑和方式,是以課堂教育為主體的大教育活動方式;第二課程是家園共育的操作活動實踐方式;第三課程是以感知、體驗的生活活動方式,相應地規劃了各項課程的教育內容。與此同時,我們構建了綠色教育活動的三種基本操作模式。即:活動—操作類教育模式;活動—情境激趣類教育模式;活動—問題探知類教育模式,相應地構建了各模式操作過程。由于綠色活動教育過程是師生互動,我們也構建了師生綠色活動教育的基本互動模式。在互動式結構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既是活動環境的創設者,又是活動過程的觀察者、支持者,更是活動發展的引導者。
模式研究與實踐有效地展示了我園教育活動科研性氛圍,推進了我園幼教改革的深入發展,也喚發了教師投入幼教創新的熱情和嘗試分享了教改的甜頭和喜悅。
三、形成家園共育社會化特色,升發教育合力
這幾年,綠色家園建設給幼兒拓展了生活活動空間,構成了幼兒園、社區、家庭全方位的一體化育人環境。除了我園進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召開家長會議,舉辦家長信息園地,建立家園聯系冊等方式與家長建立經常性的雙向溝通外,更主要地通過拓展家園共育活動,推進了幼兒園、社區、家庭的互動。促進我園綠色教育走向社會化道路。
我們家園共育活動,與家委會同謀共策,建立了一整套家長工作制度,建立園務管理制,服務制度,堅持每月向家長布置工作內容,教師每月匯報家長工作進展情況,把家長工作納入教師工作質量的考核。我們利用家長學校進行“家校沙龍”“實話實說”的生動活潑形式,共同討論家長們提出的教育熱點: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
同時,我們以親子活動為紐帶,通過“六一”節日活動,家園聯誼活動,幼兒文娛匯演,繪畫比賽,盆花展覽等,以家長同樂親子活動的形式。讓家長和自己孩子一起參賽,一起活動,一起歡樂。小班入園邀請家長參與迎新典禮。大班畢業幼兒以各種豐富多彩特色項目展示他們的風采,向家長匯報三年來孩子的發展狀況。
“三八”婦女節我們開展“親親媽媽”活動。鼓勵孩子為媽媽做件力能所及的事。家園共育活動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和溝通渠道,挖掘了家長的教育資源,豐富幼兒生活教育的內容,也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關注和支持。每年四季我們都將幼兒引向大自然,走進工廠、飼養場,已成了我園的傳統活動。春天帶幼兒展開尋找春天的踏青遠足、親吻野花的芬芳;夏天走進工廠、飼養場,體會父母勞動的艱辛;秋天讓幼兒走進田野,感悟豐收的快樂;冬天組織幼兒展開堆雪人、打雪仗游戲。我們每年組織幼兒到敬老院、街道、商店開展社區小服務活動,家園共育活動,不僅啟迪了幼兒的智慧。使幼兒認識自然,了解社會,更重要的加強了家長、社區,各界人士對我園了解、信任和支持。推進了我園幼教的社會化。
綠色教育的實施,創建綠色教育的環境是前提,升發綠色教育活動是核心,家園共育的社會化是方向,三者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構建成有機結合體,升發教育互動作用,形成幼兒教育的整體合力,展示了我園幼教的新特色,辦園的新路子,顯示的成效也贏得了一些專家和學者的充分肯定。
我園實施的綠色教育是教育創新呼喚的特色教育,它顯示了我園幼教創新的個性化特點。“綠色”環境不僅是大自然的生命本色,也是人們保護、向往、追求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的一種意識體現,是人生命精神的外顯。我們以環境育人,活動促發展的思想,以呼喚幼兒精神活力為目標,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實施教育的開放性,讓幼兒教育活動置于更廣闊的背景,將大自然教育與幼兒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使幼兒教育回歸大自然,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這是符合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我園教育改革深化的發展趨勢和新的突破口。
九年來,我們對幼兒教育實踐的研究,深有感悟,實施綠色教育,創建幼教新特色的教改過程,是多么需要全園教職工以喚發那種堅忍不拔、勇于登攀的精神,需要那種大刀闊斧、義無反顧的改革魄力。同樣也不離根本,即源是鄧小平同志教育的三個面向的指示理解,源自投身素質教育的執著,源自鉆研教育科研的剛毅,源自熱愛幼教,尊重幼兒權利熱愛幼兒的深情,源自為當今21世紀中華崛起儲備人才的崇高使命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深信實施綠色教育,幼定能張本開源,兒教育活水滔滔,讓綠色教育的生命力洋溢我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