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4 11:17:12
(二)深入分析
我們了解到前述不同年齡段幼兒語言核心經驗發展水平的數據后,還要注重了解并掌握不同年齡段、不同水平幼兒現實的語言學習狀況,并結合數據和幼兒的語言學習經驗基礎與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準確設定語言教學活動的目標,組織語言學習活動的內容。
例如,我們依托繪本《月亮,你好嗎》在三個年齡階段進行了文學想象核心經驗的研討。《月亮,你好嗎》是一個畫面元素非常單純、故事情節簡單卻溫情有趣的繪本故事,其中小孩和月亮一起笑、月亮掉進海里、月亮來到家里以及和月亮、太陽一起玩等情節不僅充滿童趣,而且極富想象的空間,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幼兒文學想象核心經驗的素材。我們發現,同一素材在不同年齡段開展同一核心經驗的教學活動時,必須遵循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和需要。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1.分析經驗基礎
三個不同年齡段幼兒是有不同經驗基礎的,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大多數幼兒在小班已能對作品中角色的動作、表情進行想象;在中班已能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和文學作品的學習,表達自己的初步感受;到了大班,已能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嘗試創造新的情節。因此,我們在教學設計時,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教學重點定位就不同。小班是:嘗試想象月亮和孩子的游戲情節,樂意用動作表現,感受想象、表現的樂趣;中班是:欣賞畫面,能借助畫面、語言、情節來想象,可借助繪畫支架猜想情節;大班是: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比照原有月亮的故事,按一定的邏輯想象太陽到來的新故事。
2.分析興趣需要
不同年齡段幼兒由于其身心發展的差異,在學習中也會有不同的興趣與需要。教師要善于分析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學習興趣,滿足幼兒的需要,才能吸引幼兒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例如,小班幼兒還帶有一定的直覺行動思維,喜歡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因此,在《月亮,你好嗎》小班教學中,我們就設計了讓他們把自己想象成繪本中的"小孩子",用對話及動作表現來滿足自己情感表達的需要。中班幼兒思維處于具體形象的發展階段,同時技能、表現表達的形式更加豐富,所以在教學中重點借用繪畫的形式來支持幼兒的表達。大班幼兒的邏輯思維開始萌芽,所以在教學中讓他們比照原有情節,推理、想象、創造太陽的故事,讓喜歡挑戰的他們在留白的空間中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故事,自由想象、自主表達。
只有走近兒童,仔細地去觀察和了解兒童,科學地去把握和分析,才能夠真正發現兒童,發現兒童語言核心經驗的水平,發現兒童真實的興趣和需要,發現兒童發展的可能性,才能精準定位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教學目標。
三、有效預設:恰當選擇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教學策略
要為理解而教,還要搞清楚"怎么教"的問題。教師的"教"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要的是教的方法要適恰、有效。
(一)提供游戲的機會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探索,滿足自身的需要,獲得對外界的認識。因此,以游戲形式組織教學活動,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有趣、生動、好玩的游戲是支持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一種獨特方式。如繞口令《四和十》雖然情境性欠缺,但在大班教學中,由于教師設計了多個幫助幼兒傾聽、正音、念讀的游戲,如活動開始,通過"尋找數字"游戲,幫助幼兒分辨"4"和"10"的讀音;活動中,通過"你說我記"的游戲,幫助幼兒清晰聽辨音節,并促成幼兒對繞口令結構的認識;活動結束,在小組練習中植入"接住麥克風"的游戲,讓幼兒在自然游戲的狀態中反復練習提升。幼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邊玩邊學,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也使學習變得更為有效。
(二)提高互動的頻次
互動是集體教學的活力之泉。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中嘗試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等多頻次的互動提升幼兒學習的質量。例如,在大班辯論活動"完美寵物"中,教師設計開展了三類不同形式的辯論:自己和自己辯、自己和同伴辯、自己和教師辯,并展開了多次的辯論互動,讓幼兒在不同種類的多次互動中闡明自己的理由,悅納他人的想法,初步學習辯論的基本方法。在活動中,幼兒始終以積極的狀態投入辯論,主動建構觀點和想法。
(三)增加體驗的密度
"幼兒語言發展與其他方面的發展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我們覺得幼兒語言學習活動中良好情感的萌發尤其是值得關注的一個要點。因此,在語言教學活動中,不僅應關注幼兒聽、說和初步的讀寫能力的發展,使得他們想說、敢說、能說,還要關注幼兒能否通過親身體驗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能否使其情感在高密度的體驗活動中獲得更大的滿足和升華,從而使語言活動更有效。例如《月亮,你好嗎》畫面雖然非常簡單,但是畫面人物和月亮采用了溫暖的橙黃色調,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畫面背景也從藍色調轉為明亮的黃色調。教師借助作品的這一特性,引發幼兒觀察圖片,深入體驗作品角色之間溫暖的情誼,激發快樂而甜蜜的情感。故事情節承載著情緒變化,幼兒可以在體驗的基礎上帶著情感融人到美妙的童話世界中。教師就是引導幼兒在這樣的多重情感體驗中,不斷與作品及角色產生共鳴,帶給幼兒的語言學習以更多的人文性和審美性。
總之,我們通過精準把握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核心經驗,準確定位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教學目標,恰當選擇幼兒語言學習的有效策略,努力踐行"為理解而教",在提升教師自身語言領域教學知識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地促進幼兒語言核心經驗的學習與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