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4 08:43:35
我園是一所綠色、科技特色幼兒園,樹立環保意識,倡導培養積極的科學態度是我園的一貫辦學宗旨。2年多來,我園成功舉辦了2次科技周活動,每一次都有凸顯的主題。第一屆的科技周主題是:花車巡游。為了使活動更精彩,我們設計以科技周為主線的活動內容:各種各樣的車、警車、救護車、認識消防員以及班級制作花車、花車表演、花車比賽。今年的科技活動是“航天閔行,志在騰飛”,通過說航天員、畫航天員、聽航天故事、參觀航天設備總廠,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發繼續探索的愿望。
B、形式多樣的“快樂星期五”主題式教學
“快樂星期五”顧名思義就是快樂的意思,是以年級組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途徑,更是我園科技教育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特色活動。每次的“快樂喜期五”都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他們通過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感受和體驗大自然中的科學現象和科學道理,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
具體活動辦法:一個學期設置4個活動主題,每個主題中預設4個主題教學內容,并以每個星期五上午為固定的活動時間,交替開展相應的主題教學。 “小舞臺”給幼兒提供了展示自我,了解自我的機會;“科普小畫家”是孩子們接觸植物的最好時間,“校園美容師”則為幼兒園的干凈、整潔立下了汗馬功勞。 “環保小衛士”中,我們走上街道、社區向來來往往的過路人宣傳保護動物、植物、以及節約用水、節約能源等。
C、與節日融合的主題式教學
一年四季中有很多個節日,每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如:3月12日是植樹節;3月22日是世界節水日,因此將這些節日有機的利用起來,也是一次十分好的環保科技主題教學活動。如:3月12日的植樹節“我愛小樹苗”主題活動、3月8日“我愛媽媽”主題活動;3月22日世界水日 “水的本領大”主題活動10月4日世界動物日開展的“我們的動物朋友”主題教學和119消防日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幼兒關心、探索周圍事物興趣,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
4) 幼兒園、家庭、社區融合互動的主題式教學
A、家園互動合作開展的主題式教學
培養幼兒良好的科學素質,單靠幼兒園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園活動有利于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為贏得家長的支持,我們采用了講座的形式向家長宣傳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科學素質教育活動;并通過家園宣傳欄、家園校校通、家長信箱等活動形式,搭建了教師、家長之間交流信息經驗的平臺,達到資源、信息共享。
Ⅰ、體現在教學活動資料的收集方面,老師通過家園信息欄的公告,及時向家長進行主題活動的宣傳,以取得家長在教學上的支持和幫助,中一班老師開展的“美麗的菊花”主題式科技教育活動就是在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下順利進行的。
Ⅱ、親子利廢制作活動。環保、利廢是我們幼兒園倡導的一個科技活動內容,因此,我們幼兒園經常會結合各類主題活動的開展組織家長進行親子利廢制作活動,如:“花車巡游”科技節活動中的花車制作、“航天閔行,志在騰飛”科技節中的航天火箭的制作活動、繪畫活動以及講故事比賽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促進了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家長對我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重要性的認識,促進了我園科技教育活動立體化的發展。
B、家庭、社區資源中開展的主題式教學
幼兒的科學教育內容離不開大自然和社會,所以,把幼兒的科學教育融入社會自然中后,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感性資料,各個社會現象也豐富了科學教育的內容。例如:動物園、博物館、航天廠、污水處理廠等是幼兒科學教育的課堂。每年的春秋天我們都會開展科普社會實踐活動,將小課堂和社會自然的大課堂相關聯。如:在開展植物單元活動時,我們除了自然角觀察、圖片收集、錄像資料播放等形式以外還結合春游活動,組織幼兒參觀綠油油的農田、蔬菜暖棚等使幼兒感知到存在與大自然中的活生生的形象。通過去菜場買菜、超市買水果等生活化教學內容,豐富科學教學形式,拓寬科學教育途徑。讓幼兒走出教室、走出幼兒園、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在幼兒園小課堂和社會與自然的大課堂中有效地完成科學教育任務。
我們處在一個科技不斷發展、不斷更新的時代。時代的發展和需要要求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既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又要重視孩子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 要求我們的孩子,不僅要具有廣泛的科學知識,還要求具備適應時代發展的能力。因此,我們將不斷地努力,讓孩子在與同伴分享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