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4 08:37:34
科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探索意識
幼兒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在探索過程中,幼兒從感覺的反饋中,感覺到周圍世界是自己發現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因而促進了幼兒自主性、獨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發展。并產生繼續探索、操作的愿望,引起再探索的內部動機。《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提出科學教育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的欲望;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科學教育還應密切聯系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非常重要。那么在科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呢?
一、培養探索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興趣是什么呢?興趣是孩子求知的動力和基礎,是幼兒自覺學習和發展的動機力量。幼兒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積極主動、效果好。興趣使幼兒主動地從事某種活動,從中獲得經驗和樂趣。如果沒有興趣,幼兒就缺乏學習的動力。《綱要》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例如:在帶幼兒散步時,一位幼兒問:“老師,天都亮了,月亮姐姐怎么還沒下班呢?”針對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便為幼兒上了一節關于‘太陽和月亮’的科學探索課。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極高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并獲得了多方面的學習經驗和發展,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指出的:“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目的。
就比如在一次科學活動《認識風》,我是在室內上的,幼兒根本不感興趣,可我硬是按自己的計劃進行活動,結果事倍功半。又比如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幼兒對無意飛來的塑料袋感興趣,他們有的追著跑,有的對著吹,還有的當足球踢,我抓住這一興趣點,啟發幼兒:“塑料袋怎么玩?比比看誰的玩法多,誰的玩法有趣”就這簡單的一句話引發幼兒創造出各種玩法,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創造性,又發展了幼兒的動作。
又如在科學活動:西瓜蟲中,我采取了“請小客人”的游戲形式,“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知道是誰嗎?”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來,我又說:“你們在哪里看見過西瓜蟲?”“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每人一只盒子,我們去把小蝸牛請到我們的活動室里來,好嗎?”于是,孩子們隨老師高高興興地去花園捕捉西瓜蟲了。孩子們在草叢里找到了西瓜蟲,那開心勁別提有多高興了。接著,孩子們又仔細觀察了西瓜蟲的特征,知道了西瓜蟲的身子像一個西瓜一樣。最后,我又說:“小朋友認識了西瓜蟲,很多小朋友也想做西瓜蟲。讓我們一起來打扮自己,變成西瓜蟲。”這下全班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個個小朋友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嘗試欲望,認認真真地學起西瓜蟲爬來了。
再如:“奇妙的空氣”活動,開始老師就拿著塑料口袋在教室里這里兜一下,那里兜一下,小朋友都覺得很驚奇:“老師,你在干什么?”“我在找空氣!你們想不想?”“想!”孩子們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進入了探索活動。
二、營造寬松、安全的探索氛圍,創設探索的空間。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充要條件。醫學家也指出:好的心理狀態能促進人的身體健康;同樣,好的心理狀態也能激發人思維的靈敏度,做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幼兒這個極易受外界環境暗示的群體更是如此。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經常表現出的積極主動探索和認識周圍世界的強烈動機和愿望,而不少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導”的過多,限制過死,急于求成,剝奪了幼兒思考、探索的機會,從而扼制了幼兒創造性的發揮。《綱要》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因此創設寬松、安全的探索氛圍是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和條件。
1、允許幼兒出錯。
在《綱要》中指出:“幼兒的錯誤代表著幼兒當前的認識水平。無論幼兒的想法對與錯,教師都要真誠地接納和認可,教師的態度和言行應保持中立。” 如果我們只是隨意評判幼兒探究的對與錯,會給幼兒造成緊張,使絕大部分幼兒不敢表明自己的觀點或發現,甚至放棄自己的探索和發現去迎合教師認為正確的想法和做法。長此以往,幼兒會缺乏創造性和自己獨特的想法,更難以養成尊重客觀事實的態度。例如我班有一個孩子把自己的牛奶倒進了錄音機里,我沒有批評她,而是耐心詢問原因,原來她以為錄音機應該和小朋友一樣增加營養,要不然唱歌就不好聽了。我借此機會講解了錄音機的功能和原理。
再如學習了“種子會發芽”這一活動后,有的孩子把葡萄干種在了地里,有的把硬幣種在了地里,希望能長出好多錢,還天天給它澆水。我就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實驗,看看哪些種子可以發芽?通過這一過程,孩子們的認識又有了新的提高。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因為我們相信幼兒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動機去探究周圍的世界的。在他們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時,在他們的行為與并不重要的或可靈活調整的常規發生矛盾時,在他們的行為表面上看起來有點錯誤時,我們不要急于批評或制止,而是要耐心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并支持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無論他們的實驗能不能成功,老師都應鼓勵他們嘗試,幫助他們獲得最終的成功。只有這樣,幼兒才會在一個安全快樂的氛圍中主動積極的探索、發現。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