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2 16:30:45
2.3深入挖掘、注重差異,讓材料“活”起來
2.3.1深入挖掘,材料制作求合力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三十條也曾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我們設立廢舊材料收集站,向家長收集生活中的各類廢舊材料,如可樂瓶、衣架、輪胎、布條、紙板、報紙等。發動教職工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各種戶外活動器械,并在幼兒園門廳面向家長、幼兒進行作品展示;同時以班級為單位向家長發出倡議,引領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制作。自制的各種小器械,大大彌補了幼兒戶外活動材料的不足,滿足了幼兒戶外自由游戲的需要。如彩筐娃娃、水鄉童年等系列自制運動性器械,它們節約、實用、有趣、靈活,有多種教育功能,特別適合幼兒游戲、玩耍,大大豐富了我們的運動器材資源庫。
2.3.2注重差異,材料選擇講適宜
提供多樣化的游戲材料,同時也要考慮到幼兒年齡差異性和個體差異性這個事實。因此在材料選擇時要注重幼兒的差異性,使幼兒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上得到提高。
(1)不同的材料,同一個目標。如“鉆爬”,提供的材料有適合小年齡幼兒的“山洞”、米籮、毛毛蟲鉆洞、板凳等,有滿足大年齡幼兒向高處鉆爬的木梯、竹梯、網梯等。
(2)同一種材料,不同的差異。有的是輕重差異,如米袋有5斤,9斤,13斤;有的是大小差異,如輪胎有大卡車輪胎、轎車輪胎、自行車輪胎;有的是難度差異,如在“過森林”的游戲中,提供3條不同難度的道路,一條是“平平路”(平衡木),一條是“圈圈路”(輪胎),一條是“搖搖路”(?梯子)。
2.3.3及時更新,材料管理成制度?
為了更好地保證孩子們戶外體育活動的務實開展,需要對材料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充足的數量和規定的質量。為此,我們出臺了一系列運動材料的管理制度,如一學期一次定時制作制、材料驗收分類制、材料保管使用制、材料報廢更新制等,及時對破舊的材料進行維修和更換。同時我們把這些自制器械歸類擺放,記錄在冊,有專人管理,并公布在幼兒園網上資源庫內,使教師能夠按需選擇,保障孩子們戶外運動的需求。
2.4互動引領、有的放矢,讓指導“活”起來
幼兒主體性的建構和發展是需要老師的幫助,為此,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既要關注幼兒的安全,又要關注幼兒運動的情況,適時引導。
2.4.1材料隱性指導策略
隱性指導策略主要體現在體育材料上作指示標記等,使該器械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不用教師一一講解、指導,孩子們一看就知道該怎么玩,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自主性、參與性。如我們用草席制作的“坦克”,供幼兒鉆爬。一開始沒有任何暗示標記,孩子們在鉆爬的時候往往會偏失方向,后來,教師在“坦克”上進行了加工,劃上了兩條標記線以及兩只“小手印”,暗示孩子爬行時,兩只手要摁在線上不會偏失方向,小小的暗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4.2幼兒自主挑戰策略?
蒙臺梭利曾說:“如果孩子們成長在鼓勵地發展環境中,他們會突破性地進入到學習,變成自我激勵者,自我學習者。”因而教師要以欣賞的態度,盡量用啟發式的語言,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激發幼兒內在驅動力,運用已有的經驗獲得新經驗,提高其挑戰能力。如我們在大班幼兒的投擲活動中,嘗試讓幼兒記錄自己每一次的成績,激發其挑戰別人的內在動力,鼓勵他一次又一次進行活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