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2 16:30:45
2.2合理安排、有機結合,讓內容“活”起來
內容是活動的載體,內容的選擇往往影響著活動的效果。根據目標科學安排每周戶外體育活動內容,創新優化新形式。
2.2.1合理安排,規范內容
(1)環境暗示,音樂統領。針對活動時內容單一,班級一窩蜂集中玩的情況,研討各年段戶外活動安排表、合理安排每天戶外活動玩什么、怎樣玩等問題;并把安排表張貼在各處活動的場地進行環境暗示,也便于大家互相監督。同時為了確保每天戶外活動開展的時間,我們在上、下午兩個戶外活動時段用30分鐘的校園音樂提示,分別錄制了熱身音樂、運動音樂、小憩音樂、運動音樂、放松音樂,既創設了運動氛圍,又能有效促使教師每天有計劃地組織安排好戶外活動內容。
。2)班本園本,持續興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每天機械重復的連續動作幼兒容易產生疲勞,如果突然打破原有的形式,局部加入變化,能更好地激發興趣。因此在戶外活動時,我們除了每天以班級為單位的班本運動形式外,還每周嘗試開展2-3次打破班級界線的園本戶外混齡運動。全園一起開展活動,帶班教師分散在場地各區域,負責所在區域內幼兒的安全和活動指導,這樣的變化使孩子們的戶外活動內容一下子又變活了,大家對找朋友做游戲的運動樂此不疲。
2.2.2有機結合,豐富內容?
。1)與民間游戲相結合。我們充分利用民間資源,豐富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充分挖掘民間體育游戲素材。組織開展“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游戲展”、“爺爺奶奶座談會”,?收集大量的民間游戲,如:炒黃豆、丟手絹、跳皮筋、跳房子、斗雞等。為了豐富戶外活動,我們對民間游戲的玩法進行拓展和創新,并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將各種玩法落實到平時的戶外活動中,有的則配上童謠音樂改編成民間游戲特色早操,如“拉大鋸”、“打蕎麥”、?“馬蘭花兒開”等早操,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我們開展了皮筋玩法研訓:活動前分發皮筋給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戶外活動時讓孩子們嘗試探索各種皮筋的玩法和跳法,然后大家交流研討,整理出適合各年段的戶外活動有效玩法、跳法,和“馬蘭花兒開”民間游戲特色早操。?
。2)與區域活動相結合。近幾年,出現了游戲的新形式——區域活動。為此,我們從中受到啟示,對戶外活動場地進行合理劃分,開展運動性區域活動。設置了鉆爬區、跑跳區、平衡區、攀爬區、投擲區、球類區、車類區等,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主挑戰的。在設置時,考慮各區域之間活動性質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動量大的,也有活動量較小的;既有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的,也有練習綜合身體素質的區域。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各區域活動內容既保持相對穩定,又進行適當的調整增添,以不斷適應幼兒活動與發展的需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