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6 15:19:31
三、激發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法
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教師可以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與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針對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的教學策略有浸入式教學法(Immersion)、情景教學法(The Situational Approach)和TPR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一)浸入式教學法
浸入式教學法是加拿大于20世紀60年代開創的一種全新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所謂幼兒浸入式英語教學指的是幼兒被浸泡在全英語環境中。教師不用漢語作中介,而直接用英語組織幼兒的各項教育活動和生活活動。教師不但用這種目的語教目的語,而且用這種目的語去教部分學科課程。[11]我國學齡前兒童一般是在漢語的環境下學習英語,教師和家長總是有意無意地將英語翻譯成漢語,或漢語和英語夾雜著教授學齡前兒童英語。首先,這種教學方法的弊病在于,幼兒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難以擺脫母語的干擾,會不由自主地把英語翻譯成漢語來理解,無法養成用目的語進行思考的習慣。其次,漢語和英語分屬兩個不同語系,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有時候英語的意思并不能完全被漢語詮釋,反而會造成誤解,甚至出現“Chinglish”。浸入式教學法提倡為語言學習者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機械枯燥地教英語的做法,盡可能地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讓兒童在這種環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喜歡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盡量避免用母語,讓幼兒在全英語的環境下,耳濡目染,漸漸跟隨老師自然地講英語。教師還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貼上各種各樣的跟英語相關圖片,為幼兒播放一些英語兒歌或動畫片,讓他們邊玩邊聽。這樣不僅能增強教學活動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更能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更多地感知英語。
(二)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于法國。這種方法強調語言與情景相結合,以情景為中心,充分利用視聽手段,讓學生做出模仿反應,形成語言習得習慣,達到記憶的長期儲存。情景法利用直觀形象的課堂情景,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這些情景一般是圖片、玩具、錄音及各種道具等,促使他們在所學的外語與實物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鍛煉其外語思維的能力,避免母語的干擾。比如在學習“cow”(牛)這個單詞時,教師通過屏幕先向幼兒展示牛的圖片,聽牛的叫聲并用肢體動作模仿牛。再拿出牛的玩具,讓幼兒依次上來動手摸摸。有趣動態的圖片及玩具正是學齡前兒童最感興趣的,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逼真的教學情景有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置與幼兒日常生活相關的對話情景,將孩子學到的日常生活用語與幼兒的生活融于一體,比如,每次在上課前,用“Hello!”“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互相打招呼。吃飯或吃東西時,互相說:“Good appetite!”對話教學既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口語能力,又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更能為幼兒將來的語言交往打下基礎,提高他們使用第二語言的積極性。
(三)TPR教學法
TPR教學法也稱全身心反映法,由美國加利福利尼圣何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色兒(James J. Asher)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12]這種教學法倡導把言語和動作聯系在一起,用身體動作教授外語。學齡前兒童天生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TPR教學法不刻意要求他們乖乖坐在板凳上聽講,而是利用各種動作迅速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和體驗中學習英語,消除了兒童的緊張心理,促使兒童大膽開口說英語。
“聽—做動作”是TPR教學法最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用目標語發出指令,并作出相對應的動作,在幼兒理解了語言和動作的關系后,再由幼兒做出動作,并學會目標語,邊說邊做。如,在學習“Stand up!”這個指令時,教師先坐在座位上,邊說 “Stand up!”邊站立起來,并且重復這個動作和指令。接下來,逐一對孩子們說:“Stand up!”明白這個指令的孩子會立即站起來。教師對理解正確的孩子給予“Good job!”等贊賞。得到表揚的孩子積極性進一步被調動起來,便會主動模仿教師的語音語調,把整個句子重復出來。教師可以有意加快或減慢說出指令的速度,讓孩子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動作和語言之間的關系。此外,老師還可以將歌曲、繪圖、表演或游戲等形式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學習單詞“apple”,教師可以拿出實物,邊指邊讀,示意幼兒,這就是apple。然后播放英文兒歌“apple”并叫所有的孩子圍成一圈,和老師一同隨著音樂跳舞。當聽到“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這句時,共同做吃蘋果的動作。美妙動聽的音樂,加上形象動作的輔助,孩子視、聽、觸等器官被全面調動了起來。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形成幼兒良好的情感體驗,加深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也使他們的興趣更加濃厚。TPR英語教學法讓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和反復練習中學習英語,充分利用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激發了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了他們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目前針對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還沒有固定的模式,各種教學方法還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之中。文中所探討的一些英語教學方法還只是冰山一角,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各種英語游戲的設計等都可以提高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些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總而言之,學齡前英語教學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旨,將英語教學與學習興趣結合起來,促進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情境興趣向個體興趣過渡。這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整體質量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