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3 15:22:01
(三)注重幼兒發展,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
幼兒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造,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會在墻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感覺到是自己使環境變美了,從而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如:在進行“我在馬路邊”這一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在談話中,我了解到幼兒對汽車的種類、作用、結構都不很了解。圍繞如何在環境的作用下,讓幼兒與墻面環境產生互動,推動主題活動的開展,我設計了如下活動。 1、布置幼兒從家中帶來了自己喜歡的各種汽車模型,然后在教室內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汽車展覽會。在空閑時間內,幼兒會拉著小伙伴在汽車前講述、認識自己的車,并玩一玩,開一開。在展覽汽車的過程中,幼兒會主動將不同種類的車歸類擺放。同時在幼兒自發的活動中,孩子們逐漸出現了自己設計的車。有會飛翔的車,有會變形的車、還有灑水車、救護車等等,并把這些汽車布置于墻面上。墻面上出現了一大片幼兒喜歡的“汽車王國”。接著,還有幼兒提出有汽車就得有馬路高樓、橫道線,于是,陸陸續續的樓房、紅綠燈乃至手拉手的行人都在幼兒的妙筆生花中逐漸一一展示在我們眼前。幼兒在與墻飾的相互作用下,進行了主動的學習,從中獲取了經驗,推動主題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2、在活動區的環境中,我們根據主題活動進行了創設。如:在建構區墻壁上貼上了幼兒自己收集的各種汽車拼搭的圖片,幼兒可以照著圖上的提示搭建、插塑各種汽車。在美工區,幼兒利用各種廢舊物品,如:紙盒、塑料瓶、酸奶瓶等材料制作了各式各樣的汽車,并呈現于桌面加以展示。通過這些布置,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主動地學習,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要充分發揮環境材料的作用,充分體現每一個墻飾的教育價值。在墻飾設計制作過程中,由于墻飾的內容和材料均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和幼兒關注的話題,所以幼兒很感興趣也易于接受。教師在幼兒的興趣點上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把環保教育引向深入,并與幼兒的日常行為聯系起來。這些做法為幼兒真正理解環保的意義、形成自覺的環保行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墻飾制作好了,但教育活動并沒有就此結束,教師引導幼兒繼續收集、整理材料,豐富墻飾內容。在此過程中幼兒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環保信息,他們開始學會關注周圍環境,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周圍環境。
(四)讓墻壁成為動手操作展示的平臺
過去我們常常把幼兒操作材料放在桌上、地上,卻忽視了墻壁的利用,其實,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墻壁,把平面和立體布置結合起來,不但能形成一定的空間層次感,還能為幼兒創設更多的操作空間,更好地激發幼兒主動、積極地動腦、動手,使其在親自感知、操作中能夠獲取有益的直接經驗。
在小班的環境創設中,我們將主題“三只熊”呈現在墻面上,在每只熊前粘上一個紙盒子,讓孩子通過給熊分禮物去感知大小、多少的概念。通過給小熊“喂食”,讓孩子懂得關愛別人,而且在“喂食”的投擲過程中即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又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
在中班數學游戲“幾何圖形拼搭”,過去是讓幼兒將各種圖形按底型紙的要求拼搭成房子等事物,雖然幼兒十分喜愛該游戲,卻不利于游戲成果的存放和講評。所以,我們做了小小的改革:先將圖案畫在墻壁的瓷磚上,再把五彩的吹塑紙剪成大小不一的各種形狀,幼兒操作時只需在吹塑紙上蘸些水就能把它吸附在瓷磚上,而教師也只要用濕布一擦,便可更換瓷磚上的底圖了。象這種墻壁操作法既省時、省料,又方便操作和講評,可謂一舉多得。四、研究的成效
(一)墻面環境充分發揮了教育的作用,使孩子認識了哪些行為是好的、小朋友應該學,起到了潛在的教育作用。
(二)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豐富多彩的墻面環境內容,使幼兒認識了許多他們以前不了解的事物和道理。使他們的知識得到了豐富。
(三)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由于幼兒參與了墻面的創設,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小肌肉得到了鍛煉,對一些工具的使用更熟練了,而且能動手把想象中的一些內容轉化為墻飾中的布置。
(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幼兒參與墻面布置的過程中,幼兒會突發奇想,把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轉化為墻面布置,而且會創造出一些富有童趣的墻飾材料和圖案。
總之,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不再是強調“美化、綠化、凈化”等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手工勞動,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趨勢。我們應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他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并與之產生互動的墻面環境。使它對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像海綿吸水那樣融入幼兒成長的過程中。當然,墻面環境創設的觀念還要延伸到教學活動環境創設、區角活動環境創設、園內設施配置等方面。可以說墻面環境創設評價的轉變是實施新課程帶來的變化,是讓幼兒關注生活、學會生活、適應生活的生活化理念的體現。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