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1 15:59:16
創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一種能力。一個孩子將來有多大成就,關鍵就在于他的創新能力如何。江澤民書記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物的民族,難于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能產生新的“發展點”。游戲構成幼兒心理發生發展的最佳姿態。游戲是幼兒創新教育的“天賜良機”。
一、游戲與玩具是幼兒創新折“實驗室”。
游戲是兒童創造性的源泉。兒童在游戲中自由想象,在一些物體與觀念之間建立一些獨特的關系和聯想,這些特定的關系與聯想往往是創造性發展的萌芽。
我國杰出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小時候愛玩泥巴,他曾用泥巴模仿制作機器模型,并捏出些世界上尚不存在的“機器”。這個游戲帶我們的啟示是:要鼓勵孩子去別出心裁的玩,讓他去做他喜歡的事,如折紙船、捏動物、放風箏、過小家家、收集石頭、樹葉、糖紙、貝殼、捉昆蟲、飼養小動物以及集體游戲等,不要遏制孩子的玩興。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撿回一兜樹葉,準備做細細的觀察時,別給他“潑冷水”。因為孩子可能正在憑著自己淺拙的審美意識去欣賞、鑒別它的形態美、紋理美、色彩美,并思量著能否把它們做成一幅“藝術展品”!
孩子的不少即興玩法除了能引起情緒上的愉悅外,還往往會有不少的新發現。比如吹肥皂泡吧,勤于思索的孩子會納悶兒:“為什么泡泡一定是圓的呢?”“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漂亮色彩呢?”這時,我們就有了教育孩子的機會,還可以不失良機地向孩子介紹一些有關的科學道理:肥皂水有一種表面張力,它總是把泡泡的表面收縮成最小,而在一定體積的有形狀的物體中,以球形的表面積最小,所以泡泡總是圓的。至于泡泡的色彩,其道理與彩虹的形成差不多,都是因光線折射和反射而生成的。這樣,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好奇竟與科學道理相結合在一起時,心里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孩子游戲時往往還會有美的創造。如他們在折疊糖紙,粘貼樹葉,制作玩具,積木等過程中都能顯示出自己的智慧。另外,變廢為寶的成功又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加強。因此,我們應放手讓孩子去游戲,讓他們用積木構建公園、家具、立交橋等。因為,即使是最簡單的游戲,也有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和體驗創造的快樂。
玩具是什么?玩具是游戲的工具。兒童在游戲中學習,玩具是幼兒最基本的學習工具,是他們的“第一本書”。玩具在幼兒游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兒游戲的物質基礎和物質中心。有了槍,幼兒可以玩軍事游戲;有了積木,幼兒可以玩建筑游戲等等。在游戲中,幼兒的舉止言行都是圍繞著玩具這個物質中心發展的。它給幼兒帶來無限的歡樂。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很重視兒童的玩具,他說:“游戲是兒童的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幼兒自制玩具對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是卓有成效的。制作玩具的過程是游戲的一個階段。美國萊特兄弟在《我們是怎樣發明飛機的》一書中回憶:“我們對飛機最早發生興趣是在兒童時代開始的。父親曾給我們一個玩具,用橡皮筋作動力,可使它飛上天空。我們仿制幾個,都能成功地飛起來……”。一個小小的橡皮盤木制玩具,在萊特兄弟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人類上天的強烈
愿望,從而促使他們用畢生精力從事航空事業。由此可見,自制玩具對兒童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兒童制作玩具往往是從仿制開始的,逐漸發展到獨立設計,創造新材料,制作出新穎的作品。制作玩具是為幼兒操作能力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機會。在制作過程中的模仿、想象和創造,一方面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另一方面使雙手變得更加靈巧。因而,玩具既能改善兒童的認知結構,流動性未知欲,又能促使幼兒將知識、經驗轉化為創造初中,在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和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說,游戲與玩具是孩子創新的“實驗室”。
二、游戲體驗是幼兒創新的原動力。
游戲體驗是幼兒創新的原動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自主性體驗:游戲中,幼兒充分體驗了“自由—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或“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享有創造的自由。
游戲具有一種自由想象與創造的精神。正是游戲,它為幼兒提供了一種激勵創造性思維的適宜氣氛。在游戲中兒童可以“想我所想”、“抒我所抒”,不會由于“別出心裁”而招致同伴的恥笑與責怪。再加上幼兒特有的表現欲和好勝心,為使自己在無形的比較中“出人頭地”而刻意求新,這必將使其思維具有創造性。
(2)興趣性體驗:游戲中,幼兒獲得了無限的樂趣、新奇感與成功感。興趣是幼兒創新的最好的老師:創新過程重于創新結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