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0 13:43:57
二、注重個別差異,耐心指導每一位幼兒。
《綱要》再一次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加成功”。 “注意根據幼兒個體差異,研究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不要強求一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通過小班一年折紙能力的培養,在已有的基礎上我教幼兒折雙三角形,我帶幼兒耐心的一步一步折紙,突然間我聽到顫抖的聲音:“老師,我不會!”原來是朱宇浩小朋友邊拿著紙張邊哭著說著,朱宇浩小朋友平時很要好但是能力不是很強,而且做事比較著急,其實今天對幼兒來說是第一次嘗試折雙三角形,第一次練習是比較難,但是由于他耐心不足,性子著急,所以哭了起來,但作為老師為了不讓他對折紙失去興趣,要耐心的指導他,看到他這樣的情況,我請幼兒自己練習,并走到他身邊蹲下來耐心的指導他,經過了反復的練習,他終于學會了折雙三角形,之后我又指導了另幾位能力弱的幼兒,看到他們露出成果的喜悅,我也很開心。
三、從易到難,簡單到復雜,培養幼兒興趣。
幼兒手指活動的發展是從不協調到協調再到靈活,那教幼兒折紙也要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在折紙活動中,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以及動手能力,我先教幼兒簡單的物體,練習最基本的折紙方法。比如教幼兒用正方形的紙折出三角形,再折出小三角形,等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幼兒學折雙三角形,在學會折雙三角形的基礎上就讓幼兒學習折青蛙。比如老師先讓幼兒學會折房子的基礎上學習折鋼琴,然后學習折簸箕,從簡單到復雜得到鞏固練習,通過幼兒多次的練習、嘗試,幼兒自己也會摸索到了一些技能,從中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增添對折紙游戲的興趣。
三、教師巧妙提問,提高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折紙活動其實也可以培養幼兒勤于思考,大膽創新的能力,所以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自主性評價非常重要。在每次提問中也能體現,折紙活動中我經常這樣提問幼兒:“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你們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嗎?”“還可以做什么呢?”“還可以怎么玩?”,這樣,讓孩子們自己觀察,發現錯誤,并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讓孩子們展開討論,在思考、分析、的過程中糾正錯誤,并鼓勵幼兒共同商量,從多方面探討解決的辦法。既能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增進了幼兒的友誼,又體現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同時,通過提問還能讓幼兒集中注意力。
四、教師做出正確的評價,提高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對于幼兒想出的好辦法或者好點子,老師也要做出及時的回應及肯定,對于幼兒的作品也要及時贊美,老師的評價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給幼兒充分欣賞自己作品的時間,當一個個有創意的作品完成以后可以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主題墻上,每次幼兒看到老師把自己的作品布置上去都會自豪的說:“看,這是我的作品”,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這樣自然而然增加了幼兒對折紙也感興趣。
折紙活動在幼兒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提供每個幼兒都有發揮想象、主動探索的空間,同時也是開發幼兒智力的好方法,折紙以它的自身魅力吸引著幼兒,當然也要靠教師讓它賦予生命力,提高幼兒對折紙的興趣,,讓一張張紙在幼兒稚嫩的手指里變活,變成各種動物、植物,教師要通過不斷的探索,把折紙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讓他成為深受有人喜愛的活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