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8 07:29:27
四、創造平等的對話環境,培養幼兒的公平意識
當幼兒說話時,我們不能因為他(她)們小,而輕易打斷或阻止幼兒講話,要有耐心,盡可能地讓幼兒把話說完,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在課堂上,幼兒們會因一件事、一個東西而大開眼界地喋喋不休。作為教師不能因他(她)是學生,一切都由你“教”,不讓他(她)們說出自己見解。比如在《開心枕和出所包》一課,幼兒會說出各種方法讓自己開心起來:生氣時會吃東西,去爬山、去玩、打枕頭等。應該適應幼兒的想法,而不應該責罵、打斷幼兒的說話。否則的話,幼兒會養成說半截話或不敢說真話的毛病。有時,由于我們忽視了這類問題,不注意幼兒的話,沒有領會他(她)們的感受,而挫傷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對其人格發展造成傷害。
五、創造親子共讀環境,拓寬幼兒的知識面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們最誠摯的朋友。親子共讀會使幼兒從小體會到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從而培養良好的閱讀態度,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將使孩子受用終生。
在我們的周圍環境中,打麻將、抽煙、喝酒、看電視、打游戲的父母比比皆是,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抽空多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進行親子共讀,那不是更好嗎?其實,親子共讀就是父母與子女溝通最好的方法之一。一本書就是一個橋梁,一個故事可以引申很多話題,與幼兒在輕松愉快地讀書過程中,對自己的想六、創造新穎的教學環境,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過程;而思維的發展,又促進語言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傳統模式是注入式,幼兒學習語言的主要途徑是靠聽和聽后的模仿,對如何運用并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考慮的較少。我認為,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育教學形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培養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單讓幼兒具有模仿語言的能力,還要學會舉一反三,會依照原有的語言范例,填換內容,表達新的意思,從而具有口語表達能力。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注意采取綜合教育手段達到教育目標。讓幼兒學得主動、活潑,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總之,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