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6 09:29:45
(二)加強培養師資力量
在國外,幼兒教育師資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我國幼兒教育師資的培養仍然遵循著綜合性教育的觀念,在這種教育觀念下培養出來的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較好,但是也制約了其專業化水平發展的深度。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專業化水平要求相當高的職業,因此需要專業化的師資培養。在高等院校舉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是解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匱乏的主要途徑。通過專業化的教育,無論是在基礎的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在實際的操作技能方面,都能使該專業的畢業生得到很好的訓練,從而保證其能勝任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另外,通過培訓,使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掌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這方面,雖然有少數心理學科研機構在實施函授教育,但是在全國范圍內還是顯得相當薄弱。面對強大的社會需求,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仍然遠遠不足。因此,有必要多渠道多途徑來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對的建設。
(三)運用正確教育方法
首先要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當前家長在觀念層最普遍的問題是溺愛和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這反映出家長過分的焦慮心態,而這種焦慮心態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殺傷力。所以,要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意識,讓家長明白在人才素質中心理素質是不可缺少的,認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再孩子日后的人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形成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良好的家庭教養的直接結果。在樹立了比較正確的教育觀念之后,方法就顯得很重要了。要指導家長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知道一些道理,但缺乏方法,有時往往還會因為方法不當而出現問題。我們可以讓家長嘗試運用養成教育法,通過情景教育、榜樣示范、行為操練、家園同步等做法,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把主要目標放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生活習慣上,幫助幼兒形成一種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勢或反射,包括個性心理品質、情緒情感、社會適應等方面;也可以讓家長學習補償性教育法,對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幼兒,除加大養成性教育的力度外,積極采取心理保健措施,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及治療,這樣的干預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行為矯正法、游戲矯治法、家庭支持性矯治法、團體訓練法、社會治療法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可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四)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注意幼兒園各項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在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的滲透。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比如在活動組織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級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級間、各班級間幼兒互相參與活動,從單一的同齡伙伴交往發展到混齡伙伴交往,擴大了兒童交往場合和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合群性;在游戲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期主要形式的活動。游戲是兒童合群性、獨立性培養的極佳手段。比如在角色游戲、體育游戲、表演游戲中能讓幼兒體驗到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日常生活是兒童人際交往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利用幼兒日常生活活動進行隨機教育。比如在生活管理中,培養幼兒的自主自理能力、合作團結精神,使兒童在共同合作中鍛煉能力,形成集體感;利用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心理健康。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更是促進良好心理特征形成的有效方法。比如利用感統訓練培養幼兒團隊精神、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心理品質。
。ㄎ澹﹥灮谁h境
環境對幼兒能否健康生活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年齡越小的幼兒對心理環境要求比物質環境的要求更為重要。應爭取社區對幼兒園工作的大力支持,抓住每一次社區活動的契機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社區開展的學雷鋒做好事活動,能使幼兒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訌娊處熽犖榕囵B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承擔著啟蒙教育的重任,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更要有一顆愛崗敬業的責任心。幼兒教師的健康人格是維護和增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加強教師的心理維護,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因此幼兒園應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加強教師的心理維護。創設寬松民主和和諧的工作氛圍,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師,激發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讓每位教師都能夠體驗成功,激發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職業幸福感;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有利的平臺,體會成長的快樂,體會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滿足感;在生活中要真誠地關心教師,切實解決教師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師的自我調控,增強自我修養,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健康心理是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前提,沒有了它,幼兒的生活、學習都無法正常進行!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的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主的嘗試。我們應利用各種教育因素來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幼兒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國家應不斷地建立和完善心理教育模式,幼兒園、家庭、社會之間應共同參與和關注幼兒的健康成長,這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