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文化 作者:吳曉敏 2018-06-22 14:43:50
(一)加深幼兒對武術的認識,具有使命感
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武術只是他們可以用來打打鬧鬧的技能,并沒有了解中華武術其中的神圣。武術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武術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古至今中國特有的思維方式、審美觀念、價值取向,可以說武術凝聚了中華幾千年的精華。因此,在武術教學中并不是僅僅教幼兒幾個動作、幾個組合,而是讓幼兒在學習技術的同時更加認識武術文化,進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武術被列入奧運會的比賽項目,預示著武術作為中國“國粹”被大家所認可,幼兒學習武術不僅僅是學習一種技能更是傳播、發揚中華武術,讓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這才是廣大練武之人的使命,讓這種正能量一直傳播下去。
(二)發揮榜樣作用,激發意志品質
很多孩子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剛剛接觸武術的時候熱情高漲,可是過了幾天就不愿意去學習了,三分鐘熱度。針對的情況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真實案例或者身邊的例子進行正面教育。一些小故事例如:滴水穿石、精衛填海、鐵杵磨成針,告訴孩子們決定事情就要做,就算會失敗也不要傷心、氣餒,相信下一次一定會成功。并且在給孩子將這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候,因為人內心的想法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在武術教學中每當練習的時候有的小朋友會堅持不了的時候我就會講真實的事跡,如:王羲之七歲開始練書法,幾十年從不間斷,最后在衣服上練字的時候把自己的衣襟都劃破了;再如張海迪身殘志堅,通過這些點點滴滴在幼兒心里塑造起英雄的形象,努力向英雄學習。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對武術的興趣
1、動作示范法
武術套路作為武術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展現武術技藝的精湛,還可以給人美的享受。這些美就蘊含在每個動作中,武術學習的過程中少不了動作的示范,然而每一個動作所展現的神韻之美、氣勢之美就是深深吸引幼兒的重要部分。如果在武術教學中教師的每次示范都行云流水,氣勢磅礴,將武術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樣才能提高幼兒對武術的興趣。反之,每次的示范都拖拖沓沓、懶懶散散,沒有精氣神,當然不能吸引幼兒。
2、情境提示法
每個動作都有好聽的名字,并且這些好聽的名字都有對應的動作,如:遨游東海、白鶴亮翅、百鳥朝鳳、春風拂柳、倒踩七星步等等。在武術教學時向幼兒介紹這些動作的名稱,并且解釋其中的含義,讓幼兒在故事、兒歌等情境中學習動作,這樣自然就能提高幼兒對武術課的興趣。
(四)根據需要設計武術教學內容,并注意安全
幼兒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各方面身體機能發展的不成熟,所以有一些復雜的動作就難以把握,這是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因此要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簡單的,具有美感的動作組合。并且在動作練習熟練之后再配上合適音樂,表現出武術的剛陽之風。由于武術本身就需要活動,幼兒又好動,所以在武術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在進行武德教育的同時,爭取將一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