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列賓創意繪畫 作者:列賓藝術館 2018-06-10 11:51:40
無論是兒童漫無目的的信手涂鴉,還是被成人視之為極具“藝術性”的佳作。孩子們每天都在饒有趣味地進行創作,這一活動本身洋溢著兒童天真、活潑的情感,是兒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無疑問,美術對兒童是有價值的,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與玩耍一樣,成為他們成長和自娛的重要實踐活動。那么,我們的藝術教育將為兒童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美術活動對于兒童發展的重要意義何在?英國藝術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過藝術的教育》一書中指出:“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美術教育的使命就是通過藝術來教育人。也就是說它是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教育家蒙臺梭利主張:“應讓兒童自由地表現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勞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創作,讓孩子學會駕馭自己的才能。”兒童美術教育理論家羅恩、菲爾德認為:“美術教育并不是教人畫畫,其作用是通過造型訓練,促進人健康成長。”
(一)、培養兒童的美感和審美情趣
藝術活動的最終目的在于:引導人們去發現美、欣賞美、并為我們的世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兒童美術教育的功能,從藝術學的角度來看,在于培養兒童對美的感受性,引導兒童審美觀的發展。兒童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帶有直覺性,雖然還很幼稚、膚淺,但已有了初步的審美意識。他們喜歡色彩鮮艷、形象夸張的事物。我們可利用周圍現實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動兒童的心靈,并通過各種不同的美術活動,使兒童把自身對美的體驗和真實情感傾注在藝術創作之中,從中體味現實生活的美好,這種創造對兒童來說是很快樂的。
如果我們的兒童時期就學會了用美的眼光和標準對周圍的事物作出思考和價值判斷,具有藝術的心靈不被陳規陋習所束縛,成為欣賞藝術和創造藝術的主體,不言而喻,我們將來的世界將會是個怎樣子呢?從這一點上來說,美術教育才真正體現了它的價值所在。
(二)使兒童個性得到自然發展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啟發培養人的個性,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的發展。”美術教育是表現內心的藝術,兒童通過視覺藝術這一形式來表示個人的感受,從中體驗到快樂、成功、確定自身內在的本質和價值。美術活動為兒童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最佳形式。教師應形成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利用現有的課程,創造性的教學形式,在尊重兒童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兒童的這一權利,并給予被承認的快樂。使兒童增進自我了解,自我肯定從而促進其自我成長。將來的社會是個多元化、個性化的社會,所有獨具個性的美的藝術和文化將在這里獲得展示,達到融合。因此,美術教育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勵兒童擁有自發的藝術傾向和創造。正如羅恩菲爾德所倡導的:“讓兒童以異于其他人的方式表達其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樹立自我表現的信心。”
(三)、挖掘兒童的創造潛能,培養創造能力
藝術活動的目的不在于培養多少職業藝術家,而在于利用這一手段啟迪兒童成為他人藝術的欣賞者和自己藝術的創造者。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創造,21世紀更需要富有創造性的人才,促進科技的日益進步,使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更為美好。而人類社會也正是遵循這一規律更高一層次的向前發展。這是教育的總體目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