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葉子少兒美術網 2018-06-09 14:37:18
教師要把開啟兒童智力,鍛煉和提高兒童發散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力和涵養兒童良好的審美情趣做為已任,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時把握新的藝術創作理念,關注當前藝術綜合發展的趨勢,以負責任的態度去關注兒童的成長,研究兒童美術學習的心理變化,以開放的心態和眼光去引導、審視兒童的美術學習。
兒童不是我們謀取私利的“資源”,兒童應是我們從事美術教學事業的“幸福源泉”,是我們忠實而純凈的“事業小伙伴”。“少兒美術教師因熱忱和科學的投入,將和孩子一起綻放璀璨的生命之花。也許這是比獎杯更有價值的回報。”(少兒美術教育專家何韻蘭女士語)
而做為家長,要力求了解藝術,知曉美。在孩子進行美術創作時,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孩子成長學習的支持者、欣賞者和合作者,要特別注意從孩子個體縱向發展的角度去積極評價,而不應成為高高在上的評判者或是刁鉆刻薄的挑剔者,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心靈對話,在肯定孩子進步的同時也能提出善意的建設性建議。
要尊重孩子的藝術創造,評價要從孩子的心理特征出發,看孩子的作品是否充滿童趣童真,是否自然生動,是否新穎富有想像力,是否富有個性。有時,那些看似“荒誕怪異”“不合常規”的表達恰正是兒童藝術奧妙所在。
五、對于兒童學習美術的幾句話:
1.即使孩子再有稟賦,也僅僅是個孩子,不宜用“天才”、“小畫家”來炫譽孩子。虛榮誤人,因為真正的藝術家需具有豐厚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人文修養啊!
2.繪畫不是一件定于某一時間(周末或其它固定時間)才可去動手表達的事情,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智活動,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使然。要引導孩子學會科學地利用閑暇時間,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主動的創造精神,發展自身的志趣和個性。
3.能理性對待一些書畫賽事、考級評比活動。繪畫不是任務,不是聽“指令”按“規定”繪就的事,繪畫應是一種享受,是件快樂的事,它或是情感的宣泄,是為我們表達自我的方式,這也就難以用量化的標準去考評,更不用說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了。要知道,真正的藝術不是用功利“誘逼”出來的!
4.美術學習和其它文化學習是相通的,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學習差的孩子才會去學美術” 、“學美術會影響孩子其他的學業成績”,這些都是很荒謬、也經不起推敲的論調。
5.孩子在天馬行空的藝術表達時,心情一定是愉悅的。此時的大人們,只管靜靜地賞識、關注,因為您在關注的可是一個個美的精靈!
6.創新重于描摹!任何一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開啟孩子們的創想力,讓孩子們主動地去發現,去想象,去創造!孩童時期所奠定的良好基礎可能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
7.美術教師的作用重在啟發,而非把教。因為很多重要的東西是不可教的,譬如悟性、靈性、想象、意識等。
8.若一時表達不出,孩子,莫急,首先要敢于想象,有好的想法很重要哦!
9.美術學習也有“低谷”,也會出現停滯不前的“高原期現象”。這正如生活、正如人生,要讓孩子明白,藝術道路也決非一帆風順,面對困境,要學會坦然,淡定,更要樹立自信。
10.參加校外美術班的孩子萬不可輕視學校的課堂美術教育(或學校的美術教師),要知道,課堂美術教材是系統科學的“食糧”,它是眾多優秀美術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結晶。
11.美術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謂的美術“速成班”、“強化班”、“合同班”,大都違背藝術的規律,違背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關于藝術的學習,我們可以從古今中外眾多的藝術大師身上找尋到更多更精彩的答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