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9 16:30:37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火山和地震》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學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學生學以致用,能解決身邊“發生”的問題。
2、 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提高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
3、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搜集資料、整理事實、研究事實、應用事實和拓展事實。
科學知識: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現象,認識火山噴發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預測地震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滲透科學的自然觀教育
教學準備
1、有關火山和地震的教學錄像片。
2、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地球上的板塊、現代地震儀的掛圖或投影片。
3、為每小組配備一根長約30厘米、直徑1~1.5厘米、學生用力能折斷的干木棍,一條毛巾。
4、教師:構建“火山和地震”網站主頁。
5、鐵罐、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出探究問題
1、觀察錄像,了解自然現象。
① 讓學生看一小段錄像,用感官來認識地震和火山噴發對人類帶來的影響,從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這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關鍵性的一步,學生能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來進行研究是科學探究的起始。
② 提問:你剛才看到的錄像中,哪種自然現象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害呢?
⒉揭題:火山和地震
談話:是呀!火山噴發和強烈的地震都是人類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會給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
2、提出探究問題:
①提問:A你有沒有親身經歷過地震或火山噴發呀?
(有:當時你的感覺怎么樣?)
B那對于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來研究呢?可以先相互討論討論。
②根據學生問題板書研究項目:(學生可能涉及的研究項目有:)
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危害?
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火山噴發是怎樣形成的?
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么異常的現象?
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影響?
*地震和火山噴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火山噴發會不會帶給我們什么好處?
3、導入探究:
談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多!下面就讓我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親臨”地震、火山噴發的模擬現場,去探究一下地震和火山的奧秘,你們想不想去?那就歡迎你進入火山和地震網站來探究。(如果沒有網站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
二、學習新課 解決提出的問題
1、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解決提出的問題
推薦自主學習的方法:閱讀課文 搜集資料 實驗研究……(最好通過專題網站學習)
2、集體交流 逐個自主解決問題
談話:哪些同學是研究地震是怎樣形成的?請說說你們的研究情況。
提問:那巖層為什么會形成褶皺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模擬實驗吧,
把你桌上的毛巾疊起來放平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兩頭,向中間擠壓,你觀察到了什么?怎么會發生這個現象呢?(引導:如果把毛巾看作地殼巖層)這個現象能夠說明什么呢?(巖層在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褶皺現象。)
那么巖層為什么會斷裂呢?請你用手握住枯樹枝的兩端,用力將它壓彎、折斷,你又發現了什么?(引導:手在枯樹枝斷裂時有什么感覺?聽到了什么聲音?)這又能說明什么問題?(巖層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發生斷裂形成地震,所以地震時往往大地會震動,而且還有轟隆隆的聲音。)
錄像播放:地震的形成過程。
C★火山的形成
談話:原來地震是由于地殼板塊運動形成的,那火山為什么會噴發呢?(學生進行發布介紹)
小結:由此可見,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都是地殼運動形成的。在火山噴發同時,往往伴隨著地震的發生。因此地震和火山噴發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談話:其他同學你還研究了什么問題呀?誰來講講自己的研究情況?
D學生發布:地震的預兆 避震的方法 地震、火山多發地帶
◇地震的預兆(學生進行發布并補充)
談話: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地震前可能出現的異常現象吧。
錄像播放:地震預兆錄像
談話:這是人們根據長期觀察而得到的經驗,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專門研究地震了。
提問:你知道我國古代研究地震最有名的是誰嗎?他是怎樣研究地震的呢?你知道候風地動儀有什么用嗎?
◇避震的方法(學生進行發布并補充)
談話:現在我們正在上課,如果突然發生地震,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