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9 16:24:25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饅頭發霉了》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1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中的第3課。教材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發霉的饅頭”作為探究材料,意在激發學生對霉的探究興趣,并以此作為探究課題,引導學生走進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為四個部分,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體現科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在了解了霉的基礎上,探究霉產生的條件,研究霉的產生到底于哪些因素有關系。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有了扎實的科學功底,喜歡探索科學的奧妙。在這節課中,我想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發霉的饅頭進行觀察,加深學習認識,加深印象,對以往的知識進行鞏固。他們習慣于多討論、多動手,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設計有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研究物體發霉的條件;
2、能夠用圖和文字表示顯微鏡下霉菌的特點。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種真菌,是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一種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發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霉的方法;
3、會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上的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人類對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動中體驗與人合作與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憑借已有的經驗對霉菌產生的條件進行假設,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在課外做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能夠設計對比實驗,探究物體發霉的基本條件
教學過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