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感覺統合教育 2018-05-17 15:08:31
兒子背上書包上學了,作為家長,我們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心也隨之不輕松起來,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來。早上催促他起床,幫他整理書包,晚上陪他讀書,檢查作業,輔導功課。為他忙前顧后,然而孩子卻不領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績并沒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我認為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勞,反而養成了孩子的惰性,由于太關注他的學習,他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學習目標不明確,以為是為大人學的,對大人產生依賴性。長此下去,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而好的習慣是保證優秀成績的關鍵,是支付將來成材的前提,是培養健全、獨立人格的保證。看著這么多父母為“小皇帝”、“小公主”們鞠躬盡瘁,我卻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懶是一對矛盾體,是互相牽制、相輔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
不信你看,我是如何做的:
· 經驗1 ·
懶于接送——獨自走路去上學!
雖然很多孩子上下學都是父母接送的,雖然他爸剛開學時送過他幾次,但我從不接送,因為兒子從家到學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也不多。在給他講了安全知識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練輕功”。
有一晚,他沒按時睡覺,次日起來遲了,要我騎車送,我故意說,我自己上班要遲到,來不及送。他氣得一邊跺腳一邊小跑去學校,結果因遲到被罰掃地。我知道他最怕老師罰了,所以只有讓他遲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訓,改正晚睡的毛病。
果然,以后總是一到8點半就上床,準時睡覺,保證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習慣難以形成。
教子心得: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養成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
· 經驗2 ·
懶于陪讀——獨立完成自己的功課!
我只提醒兒子,什么時間該做功課了,做完了向我報告一聲。遇到要檢查的作業,我一律叫他自己檢查,我只負責簽字。他極不高興地說:“別人的媽媽都給檢查,你怎么這么懶?”我給他講道理:“不是媽媽懶,你想,如果我幫你檢查了,你還會檢查嗎?考試的時候錯了,誰又幫你檢查?平時出小錯,考試出大錯啊。”并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遇到不會做的題我叫他自己開動腦筋,實在不會做了告訴他該到哪里去查找資料。
如某個生詞不知道什么意思,他為了圖省事,來問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為了完成作業,他不得不一個筆劃一個筆劃地查。過后,我在思考他不愛查字典的緣由,原來是對部首查字典不夠熟練,往往查一個字要費老半天時間,要查的生字多了,別說孩子,大人也覺枯燥。
于是我想了個辦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賽,列出生字,看誰查得快,我故意輸給他,贏了的他興趣盎然。玩了幾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認為是麻煩事了,F在,他還主動幫同學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在輔導孩子的學習上,不要太勤于指導,而要學會發現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獨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的,哪些是他能力達不到而需要幫助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