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13 18:54:25
【導語】幼兒時期的繪本對孩子很關鍵,有條件的媽媽應該從孩子半歲到一歲左右每天定時定量給孩子朗誦繪本,哪怕十分鐘,這種微小的時間在日后匯聚起來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閱讀是不能夠一蹴而就的,不是說你一個星期選一天讀一小時,或者半個月選一天為閱讀日孩子就能買賬的,日積跬步,終至千里。
幼教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繪本推薦,有具體出版信息以及詳細內容介紹,大家可以根據需要為孩子選擇,今天我們推薦的繪本是《好奇的喬治在夢里》。
好奇的喬治在夢里

語言: 中文繪本
標簽: 趣味類 情感類
適合年齡:3歲-6歲
評分:
作者: 瑪格麗特
出版社: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內容簡介
喬治是一只生性好奇的小猴子,但闖的總是無心之禍,并因著他的善良本性與機智,每一次都有令人會心一笑的結局。他的可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全世界的孩子都愛他。他的故事場景變化多端,讀著讀著總要為他捏把冷汗,但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讓人不禁從心底笑開來。
喬治和黃帽子叔叔去游樂場玩了一天,回到家里。一向興致勃勃的小猴子此時卻有點情緒不佳,一整天他都被別人說他“太小了”。但是,喬治有喬治的辦法。只一刻鐘的工夫,他就“變大啦!”他無比欣喜地享受“大”的好處。只是,好景不長,很快他又“感覺糟透了”……
快點長大,是每個孩子內心強烈的愿望。在成人主導的世界里,孩子們因為“小”,很多想做的事都得不到允許,比如,自己去乘旋轉木馬,自己去坐過山車。作為成長中的個體,他們渴望獨立,但現實中他們不得不處處依靠大人,從而有了不自由,無法自主的感覺。“小”讓他們感到無助,感到挫折。喬治是一只小猴子,個頭和心理比通常的孩子更小,他因為小而受到的挫折,比小讀者更甚,說不定連小孩子都同情他。這讓孩子們在現實中受挫的小小心靈找到共鳴,受到安撫。
作者筆鋒一轉,慷慨地滿足了喬治的愿望,孩子們的愿望。相應地,也如實敘述了變得過于大的喬治遭遇了什么尷尬。通過這戲劇性的夸張,孩子們收到一個明確的信息——大有大的煩惱。那么,趕快趁著沒長大以前,好好享受‘小’帶來的好處吧!”
喬治正是這么做的。他發現只有當自己是小小的,才可能“跳進黃帽子叔叔的懷里”,享受他的擁抱。他躺回自己的小床,覺得自己“不大不小,正合適!”
喬治為孩子們作出一個榜樣,接受自己,認同自己,享受自己擁有的現實。兒童專家說,自我認同感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基石,是自信心的起源。
媒體評論
《好奇的喬治》系列是H.A.雷與瑪格麗特夫婦長期合作的結晶。
1906年,H.A.雷出生在德國漢堡,在一個動物園旁邊長大,他常去動物園畫速寫。從此他對動物的熱愛持續了一生。漢斯曾學習哲學、自然科學,會講多種語言,唯獨沒有正式學習藝術。但他走到哪里都習慣用速寫記錄生活。瑪格麗特比H.A.雷小8歲,也出生在漢堡。她從小就有當藝術家的夢想,曾進入學校學習美術和攝影。
1935年8月,兩個熱愛藝術的年青人結婚了。兩人都很熱愛動物,一起養了兩只小猴子做寵物。1936年,雷夫婦去歐洲旅行,兩只小猴子也帶上。經過寒冷的英國時,瑪格麗特還親手給猴子們織毛衣。
在巴黎,他們受到編輯的鼓勵,開始嘗試為孩子們創作繪本。主要是夫人瑪格麗特撰寫故事,先生H.A.雷負責插畫,但事實上每一個細節都是兩人的共同創造。據瑪格麗特回憶說,他們的生活就是圍繞這只猴子的推敲、爭論和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原稿。在H.A.雷去世前,夫婦二人總共創作了七本關于喬治的繪本,在H.A.雷去世后,瑪格麗特又續寫了幾本,直到1996年她辭世。
雷夫婦知識淵博,涉獵廣泛,除了喬治系列,他們還發表了很多別的作品。像瑪格麗特曾出過一本關于吃昆蟲的植物的書,而H.A.雷早年出的《新方法看星空》,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文愛好者。他們寫得最多的,還是和動物有關的書。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