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7 18:57:26
大家老是說情商,希望培養孩子高情商。我認為,同理心是父母必須具備的情商之一。
有些父母常常問我,我們碰到這樣這樣的事情,我不知道怎么做。很多時候,你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視角,別人這么說你,別人對你做這樣的事情,你會不會覺得舒服。將心比心,你這樣想想,很多事情,其實都能想得通了。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無比正義,我又不打不罵的,我講道理,為什么他聽不進去?一個方面,孩子還小,單單靠講道理,就指望他們自覺去做到,很多時候是很不現實的。另一個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講道理的時候,其實你要想想,你是怎么講的?你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我認為,你考慮孩子的感受更優先于講道理。這就是我說的,在真誠和對之間,選擇做真誠的事情。你去看到孩子的感受。
我講個小故事。大寶5年級的時候,每周三有游泳訓練,我都是直接到學校接上孩子,直接去訓練,回家一般都又累又餓。有一天,他忘記把作業夾子從我的車上拿下去。第二天我早上8點半有課,一般7點就走了。所以,他那天早上傻眼了。后來爸爸給我打電話,說他急得都哭了。我上完課,正好下午沒有事情,就把夾子送到他學校去了。放學的時候,我也沒有責怪他,而是說了一句,下次你下車的時候,記得把你的東西整理好,拿下去,這是你的責任。
然后過了幾個星期,他又忘記了,那一次我沒送,一方面,我想讓他自己去承擔后果,另一方面,確實那天有事走不開。下午放學,他沮喪地說,今天剛有作業要交,我沒辦法交。我跟老師說了,老師說沒事,明天交了就好,不知道會不會扣分兒。我沒有逮著機會跟他說教:你看看,我說什么來著,告訴你別忘記別忘記,你還是忘記了!很多父母覺得,這樣說,他才記得住!這么慘痛的教訓!尤其是,扣分,父母一般會為扣分焦慮。所以有時候你到底為哪樣焦慮,這個你自己想想。但是,在當時這個情況下,我要是這么說他,肯定傷害他的感受。
所以,我抱了抱他,說,I am sorry(太遺憾了)。我真同情你。不過,如果老師要扣分兒,那也沒有辦法了,算是個教訓吧。我首先是同情他,理解他的心情。咱們自己要是做了什么事情,正在懊惱的時候,你肯定不愿意聽別人指責你,對吧?我當然知道了,作業不要忘記拿下車,誰沒個忘事兒的時候呢?所以,你去指出孩子的錯誤,看起來是對的事情,特別有道理,實際上,不如做個真誠的父母,去理解他的處境,有點兒同理心。
后來大寶那一整年,忘記作業大概不會超過5次,到6年級了,一次都沒有忘記過。有時候講道理,甚至責備,其實激起了孩子的負面情緒。他忘記交作業,自己已經很沮喪了,何必再去說他呢?父母的寬容和信任反而激起他的責任感,自主感,而且大腦的發育隨著年齡會越來越成熟,所以他的表現會越來越好。并且在這整個過程中,親子關系沒有受到傷害,相反,更加親近了。
這個同理心,從哪兒來呢?一個重要的途徑是,你必須去理解孩子,他各個階段發展是什么樣子的,這個孩子是什么個性,什么愛好,這些你心里都要有個數。你理解了孩子,就容易產生同理心。如果你有同理心,看事情可能會完全不一樣了,由此產生的情緒和行為也就完全不同了。
舉個最簡單明了的例子。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有時候寫字寫不好。很多父母覺得是孩子態度不好。你這么想的話,可能看著他寫的字不工整,氣就不打一處來了。那你的語言,你的行為,能好嗎?孩子呢,一想到你在旁邊像個監工,有時候還要指責他,肯定打擊積極性啊。其實的情況呢?有的時候,確實是孩子還小,他真的寫得很累。如果你能想到,他還小,寫這么多字,確實是手指有點累,他已經盡到全力了。那你就有了同理心了。你的神情,語言,行為都會隨著改變。這一點非常重要。從這里出發,你才能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幫助他。
第三點,無條件積極關注。
在為人父母的領域,我認為,無條件積極關注,就是,父母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尊重他的,接納他的氣氛。
這一點,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真的挺難。
要做起來,也必須要具備前兩點,真誠和同理心。
小寶小時候很安靜,是個慢熱的孩子。他小時候練棒球,因為其他球種,足球,籃球之類的,有身體上的沖撞,他不喜歡。這個棒球就好多了。他在隊里也安安靜靜的,叫他干嘛就干嘛。
有一次比賽的時候,他排隊等著,快輪到他擊球。他戴上頭盔,有個按扣他扣不上。我正好在網的外面,我不能替他扣。我就跟他說了一句:馬上輪到你擊球了,你讓教練給你調整一下,讓他給你扣好。小寶站在教練后面,好像等著開口的時機,但是教練老是沒轉過來。他就沒吭氣。我覺得,這不是挺簡單的一件事情嘛,我說,你叫一下就好了啊。話說完,我就看到小寶很緊張,能感覺到他臉上的神情變了,還有肌肉緊張。我當時心想:糟糕,我著急了,其實沒必要。我就跟小寶說:那不急,等一下你要上場了,教練會自己看見你。我就從這個位置走開了,走到他要擊球的位置去了。我想給他減輕壓力。
這個事情我反思過,有時候大人覺得,這么簡單的事情,或者根本沒什么啊,但是,一定要觀察孩子的反應。我當時真的能看到小寶整個人的狀態變緊張了,說到底,我當時對他的要求太急切。
以后我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了。其實我挺能理解小寶的,因為我小時候,比小寶還要內向,因為有這樣的理解,也就容易有同理心,也就容易接納。
真正接納,尊重孩子,才不會制造焦慮的氣氛,孩子才能按著他的節奏成長。小寶現在5年級,對新環境的適應越來越好,所需要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所以,作為父母,要去做到這3點,并且,你發現,這3點,也是無法割裂的。去觀察,思考,執行,基本上,親子關系就會建設得很好了。親子關系好了,其他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就少了,即使有事情,也容易解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