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7 13:14:07
8、"Let'screatesomememories."(我們制造一些回憶吧。)
美國家長非常重視給孩子創造一些未來能回憶的事件。這包括打破生活的常規,去別的地方度假。但這未必要花錢。一些蓄意制造的親子機會,作用不比花錢度假小。中國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比較"順其自然",但美國人強調一些有結構的活動。比如我記得我孩子上學的時候,學校安排DoughnutswithDad(和爸爸一起吃多納圈)、MuffinswithMoms(和媽媽一起吃松餅)、MomandSonDay(媽媽和兒子親子日),DadandDaughterParty(爸爸和女兒親子日)這些活動。有些活動還是頗有必要的,我發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有時候父母一方可能會和孩子疏遠,比如青春期的女兒,有時候會跟爸爸疏遠。這些刻意安排的活動,有助于讓這些關系更親密,也能創造留給未來的記憶。當然,記憶總是有好有壞,我們不能光當攝影師,還要學會當剪輯,把不好的地方給編輯掉。帶著垃圾往前走,生活是無法精彩的。
9、"I'llbethereforyou."(我會永遠做你靠山。)
當小孩有所需要的時候,沒有什么比父母親都不在、不管更無助的事了。父母不必任何時候都得在孩子身邊圍繞著轉,有時候他們只需要沒油的時候,你像一加油站一樣,等在他們的下一個出口。幼子在,不遠游,能守護在孩子身邊,非常有必要。不要把自己的離開,說成是生活所逼的"無奈"。這樣的無奈其實比我們想像地要少得多,很多是個人選擇,我們歸結給外部原因,以求內心安寧而已。你真有心,總是有辦法。
10、"Theparticularsgetus."(細節定成敗。)
上述大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你給孩子講的大道理孩子也知道。可是你要告訴他們:魔鬼在細節中。任何一件可能會影響親子關系的細節上,我們如果先別急著順著自己的性子和本能,而停下來想一想再說,再做,可能會好很多。孩子們也一樣,不要讓他們贏在道理,輸在實踐的細節上。帶孩子成長大不易,珍惜吧。有朝一日,回頭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已經長大了,離開了,我們想影響他們,再無機會。作為父親,我在以上任何一條上都需要進步,不過還是先寫下來,或許他人會得到些許啟發,咱們影響一個是一個。我也意識到,關于親子關系的道理現在網上傳得滿天飛,可是具體該怎么做?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具體的說法中找到一些啟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