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1-31 15:02:33
幼教網整理了2018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數學上冊《8、7、6加幾》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課型定位---- 非重點課
(二)本課分析
1、本課在單元中的定位
本節課力求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變教師的"引"為學生的"探",讓學生綜合運用自己已具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新情境下的新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這部分學習的好壞,將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本節課的內容是在9 加幾的基礎上學習的,對各種算法如"點數","接著數","湊十"都已經有了比較,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繼續能用"湊十"進行計算,培養思維的邏輯性和靈活性。
2、本課要完成的單元目標及教法體現:
1-1-1-2把8湊10,分解另一個加數,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9+?"的經驗探索"8+?"的計算方法。
2-2 鼓勵學生選擇用自己喜歡或習慣的方法進行計算。
2-3 通過練習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法體現:
通過鼓勵學生選擇用自己喜歡或習慣的方法進行計算,使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靈活采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7、6加幾,幾加8、7、6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遇到較小數加較大數時還可利用已學的算式直接寫得數"的優越性。
(四)教學設計過程
以上節課學生已學的9加幾的題入手,自然地導入新課,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連貫性,為學生的合作探究做好充分的準備。
1-1-1-2把8湊10,分解另一個加數,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9+?"的經驗探索"8+?"的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把 8湊10,分解另一個加數。
第二種方法:把8分解,將另一個加數湊成10。
一、情境導入。
元旦快到了,老師準備用兩盒小紅花裝扮我們的教室,你們喜歡嗎?
(出示實物)
其中一盒有9朵,另一盒有7朵,請你們算一算,一共有幾朵花?
你怎么得出這個結果的?
9+7=16,你是怎樣算的?
我還準備了兩盒彩燈,一盒8個,另一盒7個,你知道一共幾個嗎?該怎樣列式呢?
二、合作探究。
1、你知道8+7=( )
A 知道
B 沒想好
8+7等于幾呢?該怎么算?小組討論一下,也可以讓小棒幫助你。
預設:
方法1:8和2先湊成10,再加上剩下的5,共有15朵。
方法2:把7和3湊成10,再加5朵,共15朵。
方法3:9加7等于16,8比9少1,所以8+7=15。
方法4:把8看成10,10家7等于17,再用17減去2得到15。
你最喜歡哪一種?閉上眼睛把你喜歡的方法在腦子里想一想,可以請小棒幫助你。(想3分鐘)把你喜歡的方法說一說。
(用小棒幫同學演示湊十過程,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計算過程)
三、體會方法的選擇。
8+9=?你有哪些方法?先自己擺一擺、想一想、算一算,再同桌互相說一說。
預設:
方法1:8和2湊成10,9可以分成2和7,8+2=10,10+7=17。
方法2:9和1湊成10,8可以分成1和7,9+1=10,10+7=17。
方法3:我們已經學了9+8等于17,我知道8+9也等于17。
認為哪種方法計算8+9最簡單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