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1 18:43:34
在結束游戲前,教師要組織幼兒對結構成果、結構活動進行評議。這樣,既可以幫助幼兒回憶游戲前老師提出的要求,又可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
在評價過程中,幼兒既可以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又可以欣賞其他同伴的勞動成果,并與同伴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從而激發幼兒對結構游戲的興趣,以及為下次游戲打下基礎、做好準備。
四、注重個體差異,培養真創造性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喜歡成功的。”班中難免有一些孩子在接受。
能力、反應能力等方面比一般孩子要差一些,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教師尤其需要用愛心去激發他的創造性。首先對能力強的、基礎較好的幼兒,每次作品要求能有所創新。如金晨、黃蕭寒、奚悅昀、吳迪等小朋友。其次對班中能力一般的小朋友,則提出根據主題自己能有所創新的最好。最后則是對待那些能力弱的幼兒,如潘孟幀、吳琦瑋、劉炎沁、張立等小朋友,一方面為他們提供“半成品”一方面引導他找本領大、與能力強的幼兒去合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會有創造。
五、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兒童的性格是在游戲、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品質在創造性的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結構游戲中幼兒的個性心理品質可以得到較好的發展。在游戲中,幼兒定下了自己要構建的目標,就要有始有終地把它完成,不能半途而廢。碰到困難了,怎么辦?要向同伴請教,要自己摸索。別人完成了,自己還沒有,怎么辦?不能放棄,要完成任務。這是對幼兒意志力、自制力的一種考驗。要培養幼兒克服困難、堅韌不拔、堅持到底的個性品質。要充分利用結構活動對幼兒的強大吸引力,強化孩子在反復操作,想辦法,克服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喜悅情緒和內心體驗,使孩子逐漸養成做事能動腦筋克服困難、堅韌不拔、堅持到底的行為習慣,并最終內化為個性品質。
通過結構游戲,我覺得我班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在結構游戲中,孩子是快樂的。他們與同伴相互交流、共同構造,深深地體會到共同游戲的樂趣,體會到幫助他人的快樂,體會到成功的歡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