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隊長 作者:@佚名 2017-08-25 11:07:24
可能大家會認為這是出于我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希望他們能夠做神經科學,其實并不是。他們中學、小學的教育還算成功,但是他們今后走什么路,完全應由他們自己決定,而非我逼著他們進行選擇。
我們作為家長其實沒有權利來決定我們的下一代到底要做什么,我自己的小孩之所以能夠走上喜歡科學的路,從家長的角度,我可能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我會盡可能地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幫助他們發現興趣所在。隨后,鼓勵他們去發展這方面的興趣,進而使他們意識到“我的興趣確實在轉化成追求”。最后,這種追求可能轉化成一種事業。所以,家長應努力開發孩子們的興趣,支持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為了就業或者賺錢,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第二件事,我經常跟孩子們說,你必須要做一個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孩子,你必須要做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獨特的事情。
我舉兩個例子,我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讓我們都覺得有點不耐煩了。她很小的時候就問我:“我們為什么能看見東西”?我說,因為我們有眼睛。“有眼睛就能看到東西嗎?那眼睛后面是什么東西?把眼睛裝在洋娃娃上面,洋娃娃為什么看不見東西?”她繼續追問。我說,眼睛后面有神經,神經連著大腦,可以解讀外面是什么東西。“你怎么知道腦子能解讀外面的東西?”
為解答這個問題,我帶她來到我工作單位里的影像學實驗室,通過核磁共振成像(MRI)實驗告訴她:當人看見某種東西的時候,大腦的某一部分會“亮”起來,這樣她也有了一些直觀的感受。
此外,我還同她一起讀書、向她介紹書,以及讓她參觀實驗室,參加夏令營,通過夏令營活動主動參與科學研究、科學實驗。
她在一位北大教授的實驗室做了暑期研究,她的研究成果為她贏得了著名的美國“英特爾科學獎”。這個過程就是逐漸開發她興趣,并鼓勵她自己走近科學的過程。
除了開發孩子的興趣,我還鼓勵他們做獨特的事情。
這里我再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開車帶著我兒子出門,期間需要加油,臨近的加油站顯示每加侖汽油2塊5毛錢。我兒子說,他學校附近的加油站只要2塊3毛錢,他建議我們開到那邊去加油。
我說,開到你的學校要多長時間?開車來回又需要花多少油錢?考慮到我的時薪和你按照最低社會補貼計算的時間成本,假如多花半小時又相當于損失多少錢?這么一算,就不劃算了。還有,這樣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而且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因為車開得多了,排放的廢氣就多了。
于是,他設計了20個問題,例如“從A點到B點走高速公路還是普通公路?”“如果一家加油站非常便宜,但排隊需要很長時間,要不要排隊?”等等,發給同學的家長做調查問卷,通過收集家長的反饋,他發現大多數家長都不知道什么是最省油、省錢的方法,也不知道省油和保護環境的關系。
? 在科學第一課中,孩子們侃侃而談自己設計實驗的思路
最后,他把這個調查的結果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在網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也得到了學校甚至社會的認可。這件事情是他做過的與周圍同學不一樣的、非常獨特的事情。而他在申請大學的材料中,有六件類似這樣非常獨特的事情,這就使得他跟其他申請人顯得不一樣。
其實社會也是這樣子,假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做出了跟他人不一樣的事情,這個社會就會變得非常豐富而有趣。
為什么要請科學家來講科學?
我們再來探討為什么要請科學家來講科學。
首先,從事科學研究、科學發現的過程,往往既有失敗、又有成功,其間跌宕起伏,非常有趣。
當科學家在講科學課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把科學發現的過程,以及科學家從事科學的艱難挫折、快樂幸福等全部帶給學生,學生借此感受到的科學也一定是一種不一樣的科學。
另外,科學家們講求的是原創研究。
也就是說,科學當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科學一直講求研究的獨特性,自己的發現要與他人的不一樣。
可以說,科學家是最講求獨特性的一個群體,他們一定會通過授課把這種思想和觀念,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是要做一個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人。
我們請科學家來講我們的科學課,是希望孩子們在非常小的時候就可以經常感受到科學的趣味性。
同時,這并不是要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科學家,而是在孩子們聽科學家講課的過程當中,開發孩子們對某一些事物的興趣,并走出一條獨特的人生之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