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01-16 11:52:10
今明兩年學位缺口有多大?教育存在大量財政預算結余、閑置?1月15日,深圳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舉行唯一一場人大代表詢問會,楊瑞等13名市人大代表共同發起“如何進一步提升深圳教育質量”的詢問案,現場向市教育局、市編辦、市規劃國土委、市財政局、市發改委等5個部門進行詢問。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代表們圍繞深圳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紛紛拋出問題。
深圳市教育局透露,根據出生人口測算,今年深圳公辦小學小一學位缺口4.63萬個,深圳今年計劃新改擴建34所中小學學校,新增4.7萬個公辦中小學學位,補齊學位缺口。
今年小一學位缺4.63萬個,明年中小學缺6.42萬個
“每年到3、4月份最牽動深圳家長們的事情,莫過于學位申請,今明兩年學位的缺口到底有多大?”市人大代表楊瑞第一個發問,她調查去年的數據發現,僅2016年深圳市小一學位的缺口是3.5萬。“深圳每年增加20多萬新生兒,這個缺口越來越大。”
學位缺口的問題也引起市人大代表李詠霞的關注,作為‘二孩’準媽媽的她連續發問:“有無對放開‘二孩’后的學位做過新的摸底?教師群體女性占主體,也面臨生兒育女“三期”問題,師資將會更為緊缺,缺口估計有多大,如何應對?”
“深圳作為全國最大移民城市,中小學學位供需矛盾確實較為突出,隨著隨遷子女參加中高考新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未來學位供給壓力更大。”對此,市教育局局長張基宏并不諱言,并坦言這也是深圳教育部門在探索的問題。
張基宏現場給出一組數據,今年深圳市公辦小學小一學位缺口將達到4.63萬個,公辦初一學位供需基本平衡,明年公辦小學小一學位缺口將達到6.1萬個,公辦初一學位缺口0.32萬個。
“市民和代表通常所稱的學位缺口主要是指公辦學位缺口,加上民辦學校提供給的學位,全市學位供需基本平衡。”張基宏表示,深圳市政府每年都將公辦中小學學位建設作為民生實事重點加以推進,深圳計劃在“十三五”期間,新建、改建16所公辦高中和170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建公辦中小學學位23萬個以上,其中今年計劃新改擴建34所中小學學校,新增4.7萬個公辦中小學學位,補齊學位缺口。
如何應對“二孩”帶來的學位缺口風險?“教育局已研究建立了六三一學位供需協調機制,根據轄區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數據,預測六年后小一學位需求數、按學位需求提前三年規劃學位供給、提前一年保障學位落實。”市教育工委副書記范坤表示,從今年起,深圳還將每年發布教育公辦學位建設督導報告,公布各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公辦學位數量和比例等,督促各區(新區)從用地、編制和財政等方面履行好義務教育管理的法定職責和主體責任,推進公辦學校和學位建設。
“十三五”新增中小學學位75%放在原特區外
原特區內外的教育水平存在不小差距。市人大代表黃翔說,目前深圳市好學校主要集中在原特區內,“原特區外的居民,連上一個公辦學校都不容易,更別提優質教育了,深圳如何推進原特區內外教育均衡發展?”
對此,張基宏承認,由于歷史欠賬等原因,原特區內外教育質量差距仍大。深圳市現有的238所民辦中小學,主要就集中在原特區外,客觀地講,優質民辦學校并不多,甚至還有40多所學校,連區級標準都沒有達到。
他表示,下一步,教育部門首先要托底,通過財政補貼、“百校扶百校”等手段,促進相對薄弱的學?焖侔l展。其次,統一標準,所有的新建學校無論是建設標準,師資投入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再次,大力開展集團化辦學。不僅鼓勵深圳市四大名校在原特區外辦分校,更引進市外名校來深合作辦學,使得更多原特區外的學生,在“家門口”就可以讀名校。
他更強調,名校辦分校,不允許僅僅只是“掛個牌”,學校的資源、管理、師資和文化都要有傳承,是真正是名校辦名校。
市發改委副主任丘健明也表示,今后,深圳市新增的教育基礎設施要重點向原特區外傾斜。“十三五”期間,新增中小學學位的75%將放在原特區外。新增普通高中學位2.5萬人,基本放在原特區外。
提高津貼和補助標準方案已報市政府
“能否成立幼兒教育集團,加大幼兒基礎教育?能否把幼兒教育參照義務教育來建設?”市人大代表李繼朝關注到深圳市學前教育,他表示,深圳市公立幼兒園只占不到4%,遠低于國家要求的30%,公辦幼兒園深圳學前教育仍是一塊“短板”。
對此,張基宏表示,深圳現有幼兒園1579所,民辦比例占了96%,全市先有普惠性幼兒園943所,占了總量的63%,經過摸底深圳還有約300所民辦幼兒園沒有達到區級水平。
“將調整優化相關政策,提高幼兒園津貼和補助標準。”張基宏表示,目前已完成保教人員長期從教津貼政策的調整,在現有標準基礎上進行一定比例上浮,方案已報市政府審定。下一步將繼續擴大普惠園比例和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加大對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投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