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27 10:49:38
學科學課,課堂學習是核心。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講,不要走神,不要自以為是,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要勤動腦,多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向老師多提問,如果同學們過于靦腆,也可以把問題寫在每天交給老師的作業本上。另外,在實驗課上要勤動手,這樣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熟悉技能,還可以在動手中發現自己的實驗分析或設計上的不足,加深對實驗的理解。每天上課要把當天的學的知識弄懂,不懂的及時弄懂,不能不懂裝懂。對于記一些公式或概念,我覺得不應死記硬背,應理解性的去記,要弄清這些公式或概念是怎么來的。
上課以聽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所講的,還要記一些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后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課下還要獨立地,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可能獨立解題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還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
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好的同學應注意培養持久的科學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知識的源泉,興趣是成功之路,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動力。對某種現象感興趣;好奇心總使我們不停地提出問題,并謀略找出答案。有問題,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究,才有發現;有發現,才會有進步。這是人類認識科學和掌握科學的規律。我覺得對于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應按照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科學程序,開展探究活動。
假設就是大膽的判斷。我們知道無數的發明都是來源于科學大膽的假設。
驗證就是我們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比較,以此來檢查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的過程。驗證是我們獲得真知,解決問題的關鍵。
結論就是通過動手實驗的驗證后,得出最終的結果,它是印證我們假設的根本依據。
我覺得以上探究過程對于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比較能力、歸納能力有較為顯著的功效。
另外同學們的知識面一定要寬。要多看書、多看報、多看科教類電視節目,要多與生活實際聯系,對生活中一些現象多觀察、多思考!例如:涂改液的使用是否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隨著能源的緊缺,乙醇汽油開始推廣,其原理又是什么?總一條在生活中發現科學,把科學應用于生活,如果對生活漠不關心就很難學好科學課。
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應把知識適當分類,把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學習時把前后學過的相互聯系的概念進行對比,按學科分支進行分類,把分散的概念系統化,逐步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明確重點,脈絡分明。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是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有幾分付出,就應有幾分收獲。正如道爾頓所說: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以上粗淺地談了一些學習方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主方法也要通過自己去檢驗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