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14 17:01:43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采用角色扮演法將活動難點之一切分節奏的掌握前置在該環節中予以解決。
師生在共同欣賞春意盎然的綠草地的同時,教師通過扮演小草這一角色,自然的將切分節奏融入與小朋友的互相問好中。通過動作的提示,點頭--鞠躬正確把握切分節奏的時值。“小朋友們你--們好”“小草小草你--們好”。在師生不同形式的相互問候的過程中,既掌握了切分節奏,又自然滲透情感教育,真正實現教育無痕。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將完成活動目標1和目標2中的第一部分以及目標3。這一環節將分三步走:
第一步:創設游戲情境。在草地上發現一個蛋寶寶,先請幼兒猜想:里面住著誰?再通過聽聲音分辨出結果:里面住的是小雞;最后通過學習一句魔語,也就是歌曲前兩句,幫助小雞從蛋殼里出來。(先猜想--再聽辨--后學幫)圍繞目標,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孩子們在練習魔語幫助小雞出殼的游戲情境中,在帶有期盼情緒的玩樂中,產生想唱得愿望,自然掌握了歌曲的前兩句演唱。
在此過程中,我還將靈活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演唱情況運用游戲化的語言激勵、引導幼兒主動學唱,唱清歌詞、唱準節奏。
第二步:引導感知理解。我先運用可變性操作教具變出小雞,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豐富幼兒對小雞的感知,學習“毛茸茸”“胖乎乎”;再請幼兒夸一夸小雞的模樣(歌曲第三句),滲透對小雞的喜愛之情。最后小雞聽到小朋友的夸獎高興地唱起來了(歌曲最后一句)。在此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層層遞進,讓幼兒在與教師、與教具、與同伴的互動中理解歌曲內容,從而喜歡唱。
第三步:引發體驗表現。此次活動,我的范唱以變魔法的形式安排在了幼兒感知理解歌曲內容之后。教師變魔法的成功可以大大激勵幼兒后面的演唱興趣,同時,教師的范唱又為幼兒起到了應有的示范引領作用,給幼兒建立了歌曲的整體印象。
在這一環節中,為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還將蛋寶寶有意識的藏在草叢中、大樹后,既增添了神秘感,又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過程中提高了對方位的表達能力。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中,我的對幼兒提出的演唱要求層層遞進的,請在唱清楚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用動作表現小雞出殼時的樣子。再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小雞出殼為什么高興?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表現出演唱歌曲時的歡快、好奇的愉悅心情。從而完成目標3。達到把歌曲唱好的目的。
整個活動的第二個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滿足了幼兒的學習欲望,又滿足了幼兒好玩的心理需求。活動中無論是游戲化的情境創設、還是靈活多變的教具運用,還是層層遞進的啟發提問,能夠激發幼兒去主動地體驗游戲中的快樂,能很快地帶動每個孩子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在游戲中輕松、自然地熟悉歌曲的整體形象。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鞏固、遷移、拓展。這一環節將完成目標2中的第二部分目標仿編歌曲。
在這部分活動中,我注重面向全體,有機整合數學、科學等領域知識,充分挖掘教材的最大價值,讓幼兒多多參與,引導幼兒找找、猜猜、說說、唱唱、動動,使幼兒始終保持參與的熱情,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
圓圓的蛋里還會孵出小雞、小鴨、小鳥。一只只蛋就是一個個秘密,等待著孩子們去打開它的神秘之門。熟悉、有趣、充滿奧秘,這一切都吸引著好奇的幼兒,為幼兒主動學習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礎。而教師對幼兒的演唱要求也在幼兒不知不覺的一次次演唱中層層遞進,使得目標得以鞏固和落實。
活動結束,我為幼兒拋出的問題“蛋寶寶里還會變出誰?請你回去和爸爸媽媽找一找,把它編進歌曲里”。這一提問,除了將幼兒的探究興趣引向深入,還將活動目標引向家庭得以深化,引向日常生活中得以拓展延伸。
下面,我將具體組織此次活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