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8-16 16:25:51
二、游戲化的教學理念,激發幼兒玩中學
托班的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園的教學不能說教,對他們的教學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啟蒙”。他們擁有最幼稚的心理特征,沒有紀律感,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托班,教師無法將目的性很強的教學強加于幼兒,而只有將教學變化為趣味性很強的游戲。使幼兒真正享受到游戲的樂趣,享受到天性自由表露的歡暢,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健全幼兒人格,完成教學目的。如在組織幼兒學習小動物的叫聲時,我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為幼兒準備了小動物的頭飾,再配上有趣的音樂和形象的動作,很快孩子們就知道了“小貓喵喵喵、小狗汪汪汪、小雞嘰嘰嘰”給幼兒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思。
三、自主性的教育內容,促使幼兒玩中學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講過:“生活即課程”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教育“大綱”是按自己意愿寫的,因此托班幼兒的教育內容,大多來自于它們的生活,但不是生活的照搬,它有別于日常生活,最多只不過是生活的模仿。因此,我們只有將教學的要求編成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活動,例如:我設計了一個教學活動“玩一玩、滾一滾”,活動目標是:1、通過嘗試使幼兒知道圓的東西放在地上可以滾,并說出滾的方法。2.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動詞:推、滾。在完成本課教育目標時,我讓孩子們通過二次探索活動達到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首先,我讓孩子們在眾多的物體中,探索出可以放在地上滾動的各種物體,孩子們興趣很濃,經過他們的嘗試,很快就達到了教師預設目標1;接下來我讓孩子們物體放在地上滾,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動詞:推、滾,這時孩子們的興趣轉移了,他們將這些物體放在地上滾了一會兒,就拿著這些物體安照自己的意愿玩了起來,有的在地上轉,有的向上拋,還有的放在地上跳,這時孩子們獲得的知識遠遠超過了教師的預設目標,效果很好。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
四、玩中求樂,享受天性自由表露的歡暢
所謂“求樂”就是在引導孩子們在玩中求樂趣,使幼兒真正享受到游戲的樂趣,享受到天性自由表露的歡暢,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必須淡化目的、強化手段;看輕結果,重視過程。讓孩子們在玩中求樂,如我們常常給幼兒聽一些優美的樂曲,讓孩子感受樂曲優美的旋律,孩子們就會隨著樂曲自由地舞蹈,還常常發出純真的笑聲,享受天性自由表露的歡暢。又如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拼插能力,給孩子們設計拼小路的游戲,準備了可以鑲嵌的軟泡板,孩子們可高興了,他們趴在地上拼著,很快孩子們都拼好了,有的拼了一條筆直的路,有的拼的是歪歪扭扭的路,有的小路拼的寬,有的小路拼的長,孩子們的作品是各不相同,這樣的活動,雖然有部分孩子拼的小路不是太理想,但孩子們都動手了,而且興趣很大,有的小朋友高興地拍著手說:“老師我的路拼好了”;有的小朋友對我說:“老師我拼的是大路”,還有的說:“老師我們下一次還要拼”從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出,一張張笑臉上寫滿了“快樂”兩個字。他們有一種成功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