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15-08-12 13:45:26
還有半個多月,便是新學期,小學校園又將迎來一批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小豆包”。幼升小的孩子可能面臨哪些不適應?面對焦慮,家長和孩子該如何調適緩解?家長怎樣注意與孩子溝通?8月11日,微訪談特別策劃“迎接新學期”,邀請沈陽教育專家針對新學期新生及家長在入學準備、心理輔導方面與網友進行交流。
關注1:避免孩子養成“挑剔”性格
幼升小的孩子將面臨哪些不適應?沈陽市教育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學習科學研究室主任侯明飛指出,幾乎所有的不適應都是從“挑剔”開始的。“開學沒幾天,家長們就愛問"誰跟你是最好的朋友",這往往就是孩子"挑剔"性格的開始。小孩今天跟這個玩,明天跟那個玩,對他們來說,并沒有所謂"最好的朋友"的概念。”
侯明飛建議,家長不應該讓孩子選擇最好的伙伴,而是要鍛煉他們和更多的伙伴在一起的能力,讓他們從幼兒園的相對個體的活動融入小學真正的集體生活中。“在這種集體生活中,任何的不適應都會在最快時間內得到緩解。”
關注2:讓孩子先“動”再“靜”
幼升小,學習環境變了,學習任務變重,怎么幫“小豆包”盡快適應小學生活?侯明飛表示,最好的過渡期就是不應有明顯痕跡。“有些家長因為孩子幼升小后,態度突然變得嚴肅,告誡孩子不許再貪玩,我并不贊同。”侯明飛認為,在幼升小的低年齡段,長身體的年紀就該多運動,以身體發育為核心。
“"體動"就是"腦動",要讓孩子先"動得起來",再"靜得下來"。很多孩子上課時"坐不住",正是因為身體上的運動發展沒有得到充分鍛煉,導致思考能力不足。”侯明飛建議,要讓孩子在自由中獲得自律才是最好的適應方法。
關注3:別總問“老師對你好不好”
越臨近開學,家長們就越焦慮:老師對孩子好不好?孩子喜不喜歡老師?侯明飛表示,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老師與孩子的關系,是幼小銜接話題中主要存在的兩對關系。家長們之所以過度焦慮,正是因為過度關注老師與孩子間的情感發生。因而想要緩解,家長們就要學會淡化老師與孩子的關系。
“家長總問孩子"老師對你好不好",孩子并不能給出理性判斷。可能老師多給他一塊糖,他就覺得老師好;多說了他一句,就覺得老師不好。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因為喜歡或討厭老師而喜歡或討厭其所教授的學科。”侯明飛建議,家長要學會盡量淡化這種關注,也要教孩子從評判老師轉為關注學知識本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