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12-06-28 14:14:06
四、期望值過高且代價過大
中國的父母們往往希望孩子成龍成風,能夠進入好學校,上名牌大學,考研,讀博,深造等等,為此而投入了巨大的物質與精神的代價,孩子的學習狀況、考試前途是夫妻關系、家庭氛圍的晴雨表,許多夫妻間的紛爭也來源于對孩子教育方式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由于這種過度投入,而抱有極高的期望值,一旦孩子出現某種“意外”,表現得不盡人意,父母便難以情緒平衡,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五、缺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種古老的教育原創,也是一種教育方法,應該根據孩子的具體特點給予適當的教育,不可以拿一個模式到處亂套,抹殺孩子個體間的差異:孩子相互間有發展速度的差異;有興趣愛好的差異;有思考類型的差異,要仔細觀察與研究自己孩子的特點與長處,別盲目地與別個孩子進行比較,用孩子的弱項比別的孩子的優點,而忽視了自己孩子的長處,這樣會逐漸失去信心,也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違背自然規律
孩子發展有其自身規律,身體發展如此,智力、心理發展也是如此,許多家長自己缺乏家庭教育基本理論,不了解孩子成長規律,因而采用“拔苗助長”的方法:兒童教育成人化;青少年教育兒童化,使得孩子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不同步,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許多的困惑,雖然家長付出了大量時間與心力,事與愿違,也誤了孩子。
七、輕視孩子自我學習
俗話說,教育者應該先受教育。家長擔負著教育子女的責任,理應學習教育知識和方法,不能夠隨心所欲,高興了就和孩子親近,態度也好,不高興了就拿孩子出氣,甚者于體罰孩子,應當明白,孩子的許多品質和素質,是在家長的隨意影響下潛移默化地逐漸形成的,教育孩子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身為父母者,又應該是孩子的良師益友,當然應當首先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為孩子樹立學習的好榜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