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16 16:12:06
導讀:改革的路很漫長,出現問題是必然的,需要寬容,需要時間,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對改革的理解。日本佐藤學教授說,教育改革是一場文化變革,是結構性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全國第二次實施《綱要》經驗交流會”上的報告
辦有文化的幼教
“我們還能改變什么”?我們能改變我們自己,也能改變幼教,改變幼兒園的形象。幼兒園是文化教育機構,但有的就像韓美林說的“沒文化的文化”。
現在幼兒教育價值觀嚴重地商業化,急功近利。有人說現在市場經濟就是這樣,外部的影響不可否認,但是我們每一個幼教人是否都在堅持教育的核心價值呢?今天我就是從幼教自身的角度來談,請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些問題:
市場化———幼教產業化?教育的本質=產業的本質?
麥當勞化———教育文化是快餐?規模與質量關系的閾值?
低俗化———浮躁之風、拜金拜物思潮、無節制的名利觀。
時尚化———教育是時尚?大眾傳媒是指南?
現在搞市場經濟,社會在轉型,但是市場化能不能說幼教產業化?現在政府都在幫助幼教站穩腳跟,上次國務院十個部委的文件(《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有了許多規定。那么幼教自己,幼教人自己應當干什么呢?如果我們不能努力去辦體現國家意志、體現主旋律的幼教,我們就是在自毀。教育的本質不能是功利性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功利性的。產業的本質是利潤,能與教育等同嗎?如果不能,那我們有些做法,有些幼兒園自己就把幼兒園搞成了產業,是不是合理呢?
麥當勞不僅僅是一個品牌,作為一種快餐文化,它創造了一整套運作方式。麥當勞遍布全世界,拷貝不走樣,它能夠量化,能用統一的技術來保證全球連鎖店的質量。但是教育能這樣克隆嗎?教育能完全像烤面包一樣統一時間和配方嗎?幼教能按這種快餐文化來運作嗎?現在有的好幼兒園我覺得是辦了過量的分園,就是連鎖園。分園規模發展到什么程度就不能再發展了?連鎖園的質量能等同原來幼兒園的質量嗎?大量的家長是沖著好幼兒園的質量才進連鎖園的,如果孩子在連鎖園不能享受到同樣優質的教育,這不是欺騙社會、欺騙家長嗎?在上海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外名校校長大會上,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教育經濟學專家馬丁·卡諾依對學校的規模和質量作了這樣的警戒:學校規模擴大一倍,教育質量要20年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水平。世界上如此有名的大學都這樣說,而我們有的幼兒園何止擴大一倍!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校長維·安·薩多夫尼奇教授說:危機的實質是社會無法接受的“教育總體商業化”傾向,這種傾向使教育在育人和為社會發展服務方面的效果大大降低。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
低俗文化也在侵蝕著幼兒教育。文化現在是多元化,但文化也有先進、落后之分,不是多元文化就不要價值觀了。我們一直說《綱要》的貫徹是堅持先進的理念,堅持核心的價值,就是代表先進的文化。現在文化的低俗化讓我們覺得談教育的理想、信念都顯得非常可笑似的,而談怎么賺錢、怎么出名、怎么包裝卻很時髦。什么時候我們覺得教育不神圣了?什么時候教育變得沒有詩意沒有激情可言了?另外,盲目地追趕時尚也是沒文化的表現。時尚有好的,也有很低俗的。媒體的有些形式不是說完全不好,但應當思考教育的適宜性,不能像指南一樣跟隨它。有的幼兒園把什么選美、PK,全部引入,教育活動像綜藝節目一樣追求熱鬧、轟動,而幼教更需要的是做一些很艱苦、很細致、很個別化的工作。我走了幾個地方都看到以“闖關”娛樂形式來組織語言、數學等活動。“闖關”游戲造成了兒童極度興奮,借用麗蓮·凱茨的話,這并不等于學習興趣。我仔細觀察了孩子,他們急不可待,因為闖關就是要快,氣氛搞得熱烈得不得了,孩子們根本就不可能想任何問題,興奮完全不指向學習本身,他們只想快闖關,快贏,簡直就不能思考,連問個究竟的余地都沒有啊,那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活動。
辦有文化的幼教需要幼兒園完成自己的文化建設。文化建設非常艱難,非常復雜,遠遠不是喊點口號就可以達到的。在幼兒園文化建設上,應當清楚的是,價值觀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和核心。作為整個社會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園文化建設一是要體現先進性,唱響主旋律,體現鮮明的時代精神;二是要體現民族性,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把培養幼兒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三是應有教育性,大力弘揚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顯現出幼兒園文化的育人功能。現在基礎教育改革強調校長要有價值領導的能力,幼兒園園長也一樣。確定幼兒園的價值理念,宣傳幼兒園的價值理想,凝聚幼兒園的價值共識,牢牢把握幼兒園的方向,是園長的重要任務,需要園長具有價值領導的能力。不管外界怎么變化,我們都要捍衛幼兒園對幼兒的價值,對家長的價值,對國家社會的巨大責任。
改革的路很漫長,出現問題是必然的,需要寬容,需要時間,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對改革的理解。日本佐藤學教授說,教育改革是一場文化變革,是結構性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有決心、信心和去創新。在座幼教同仁們在這么炎熱的夏天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北京來,大家多少都是懷著理想的。俄羅斯一位偉大作家曾經說過:對生活、對事業、對我們周圍的一切永遠保持著詩意的理解,是童年生活給予我們的最偉大的饋贈。希望所有的幼教工作者能把童年給予我們的偉大饋贈留住,讓我們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中都永遠保持對幼教的那份神圣感,永遠保持對幼教事業詩意的理解,理解我們的孩子,理解我們的教師,理解我們自身的工作,那我們的幼教就大有希望!
華東師范大學 李季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