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7-19 21:25:40
為了避免生出“殘寶寶”,每一個準媽媽特別是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千萬不能抱著僥幸心理放棄可能發現先天性疾病的相關檢查。
1.對孕產知識多數有盲區
“產前檢查是很重要,可要讓我具體說都檢查什么項目、各個項目是針對什么情況、檢查結果說明什么問題,我還真說不上來。”在市區一家產科醫院待產的林女士說。而孩子已經滿1歲的市民劉女士則表示,直到現在她也搞不懂“唐氏篩查”究竟是篩查什么,甚至將此與糖尿病檢測混為一談。
青島市婦幼保健院的副院長張戰紅告訴記者,青島市區已經有90%的孕婦懷孕后主動到醫院要求產前檢查,而農村產婦對這方面的意識相對較低,但也有30%的孕婦會主動就檢。“雖然檢查意識很強,但確實發現很多孕婦對孕產知識非常貧乏,少數孕婦會上網查詢,但大部分都不知道產前檢查究竟是什么。”張副院長表示。
婦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員表示,該院是青島市唯一具有產前篩查資質的醫院,其他醫院以及七區五市婦幼保健所都可以承接,抽取孕婦血樣后送檢到婦幼保健院篩查。孕婦知識的貧乏導致不得不依賴醫院,一旦院方稍有疏忽或者沒有及時告知,就會造成不良后果。
2.高風險產婦常放棄診斷
據了解,產前篩查只是將胎兒病發范圍縮小,只是檢測出風險值的高低,一旦風險值超標,必須要進行產前診斷才能確診。張副院長介紹說,一般情況下,在產婦15周到20周時要做產前篩查,看看胎兒是否有心臟病、腦積水、內臟外翻、唇腭裂等畸形的現象,而在孕婦22周到26周時,則要做超聲診斷,這個診斷主要就是檢查胎兒是否有形體上的殘疾,經過這兩次篩查后嚴重的畸形一般都能檢查出來。“但真正查出胎兒有問題的高風險孕婦,實際上卻有一半放棄了進一步的診斷。”張副院長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