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7 23:43:16
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的世紀,知識經濟呼喚創造型人才。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開發人的創造力,培養人的創造精神就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創新精神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美術教學以促進幼兒智力發展和培養各種能力為主要手段,已為人們普遍認識和重視,“倘其無思,即無美術”,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具有特殊的作用。繪畫作為美術活動的一部分,是一種視覺藝術,是手、眼、腦共同參與的活動,那么如何在繪畫活動中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呢?
一、創設寬松的繪畫氛圍,誘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愉快、輕松的情緒,有利于發揮幼兒繪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統一,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而且具有美術氛圍的活動空間設計則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第一步。因此我對活動室的布置,墻壁的美化都注意了構思的形象夸張,畫面的栩栩如生,色彩的鮮明調和,且符合童趣。因為幼兒對美的感受,對新事物的興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視覺形象。如我在教幼兒學畫魚時,事先在墻上貼了魚類的各種圖片,在自然角養了各種魚,把玩具角布置成魚的世界,讓幼兒隨時欣賞,激起他們無限的想象。課上我與幼兒一起欣賞“魚游”的音樂,并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對樂曲的理解。幼兒情緒高漲,都想把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結果全班小朋友都畫出了各種魚的故事:鯊魚的一家、小魚旅行記、海底音樂會……這些作品都表現了各自的獨創性。在美術角我提供了一塊方便幼兒隨意涂抹的白色瓷磚,讓幼兒把園內外、節假日游玩時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充分展示在這塊園地上,有了這樣的氛圍,幼兒不僅可以隨時隨地地觀察美、欣賞美,還能隨意及時地表現美、創造美,從而誘發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二、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人腦中可以產生對未感知過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憑空產生,它必須從已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關內容,經過粘合、夸張等特殊的思維方式才能形成。基于這一點,我在教學中注意讓幼兒多看、多聽、多練,盡可能地讓幼兒去接觸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了解周圍的一切,獲得深刻細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導他們用筆畫下來,加深印象。如在畫《打針》前,我帶領幼兒去參觀醫院,要求仔細觀察打針時人們的各種表現和打針時的場景。回園后我讓幼兒將其認為最有特色的畫面表現出來。結果,有的畫出了小娃娃躲在媽媽臂彎下偷看別人打針;有的捂住了眼睛;有的嚇得大哭,淚水濺了一地;有的把袖子卷得高高的,勇敢地讓醫生打針……這些畫既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又充滿了童趣。再如在畫《農貿市場》前,我先組織幼兒參觀農貿市場,引導他們觀察市場的布局,菜的放法,人們的神態及市場中的氣氛等。回班后我組織幼兒畫農貿市場,幼兒的創作激情都很高,畫出的農貿市場“人多菜多”,琳瑯滿目,一派熱鬧景象。有的還把菜農與顧客的神態勾畫得淋漓盡致,四十個小朋友四十種畫法,畫完后還饒有興致地介紹起自己的作品來。幼兒的好奇心、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真所謂“見多識廣”。豐富的生活經驗不僅使幼兒增長了知識,在繪畫活動中表現無比的熱情,還促進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的發展,激起了思維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三、運用豐富聯想法,活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豐富聯想法是在引導幼兒感知事物的基礎上,通過回憶一件事物聯想另一件事物的方法。運用豐富聯想法能夠啟發引導幼兒積極地去聯想,從而擴大幼兒與形象之間的關系,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不斷豐富作品內容,使幼兒新穎的構思和創造才能得到萌生和發展。如在畫《數字變形》時,有個幼兒給數字添上了頭和四肢,變成了數字娃娃,但畫得較小,整個畫面較空。于是我說:“哎呀,你的畫我怎么看不清呀?”他一下子意識到畫得太小了,接著我啟發他:“從什么地方看人比較小?”他馬上想到了從高處看人比較小,在布娃娃的背后畫了一幢摩天大樓,并給娃娃添上了勞動工具。我又問:“這房子在什么地方?”他隨即又添上了樹、馬路等一些背景,使畫面的內容豐富、生動多了,于是,《娃娃造房子》這幅趣味很深的作品產生了。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的聯想,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這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才能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教師有心,都可以成為觸動孩子聯想的引發物,從而培養幼兒聯想的興趣和習慣,以提高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四、利用文學作品,觸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為了充分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教師可選擇一些文學作品讓幼兒欣賞,并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大膽作畫,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童話是具有幻想性質的故事,在一次創造性繪畫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聽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然后讓幼兒發揮想象,用繪畫形式反映故事情節。有的畫了烏龜領獎的場面,有的畫了兔子在樹旁睡大覺,有的畫了兔子難為情地捂住了臉……這樣的作畫活動,是幼兒獨立創造形象的過程,很好地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有時在繪畫前,我給幼兒幾種事物的名稱,如一只大象和一個小朋友,讓幼兒自己設計,發揮他們的獨創性,大膽作畫。結果幼兒畫出了各種情景的畫面:小朋友騎大象,小朋友在觀看大象表演雜技,小朋友喂大象吃東西等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促進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也增強了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五、進行合理的作品評價,保護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講評是溝通教師和幼兒之間交流的橋梁,能起概括、分析、提高的作用,它既是美術活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孩子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評價幼兒作品,應當從理解幼兒的角度出發,借幼兒的一顆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與“不像”,“對”與“不對”作為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更多地是讓幼兒相互審視、交流、發表見解,說說“你畫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畫?你覺得自己的畫好在哪里?”……通過觀察和比較,去發現別人的長處及自己的不足,并能從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繪畫中加以改進。教師應聽取孩子們自己對作品的表達設想,給予每位幼兒展覽作品的機會和權力,注意發現作品的獨創性,從而維護和肯定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我學會了跳繩》繪畫中,有個小朋友在“小朋友”的身后畫了一些黑顏色,本來和諧的圖畫加上了黑色,不覺有點遜色。講評時我讓這位幼兒自己說,原來他認為在太陽下跳繩應該有影子,那黑色正是畫的影子,多好的創造想象,我及時表揚了他。當孩子們有了點滴進步,我們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信心倍增,更激起了創新的積極性。
總之,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繪畫活動,打開了幼兒的思維想象之門,促進了創造思維的發展。在今后的教育中,讓我們給予每個幼兒充分表現的機會和權力,讓他們在繪畫這塊空地上,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愿美術活動成為每個幼兒開啟智慧的金鑰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