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7 23:30:15
隨著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洶涌而至,多媒體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已逐漸走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多媒體這種教育手段與其它教育手段有著無法比擬的優點,特別是多媒體電腦,集圖、文、聲、像于一體,提供人機交互功能,使靜止的圖文視聽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抽象的思維可視化,知識的發生過程化,從而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
一、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1、利用多媒體,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心態是愛新、好奇,做事學習往往憑興趣而很少去理智思考。興趣能把幼兒認識和行為統一起來,增強注意力,主動將精力用于學習活動,并能自覺地記憶、想像和思考所觀察的事物。多媒體的立體聲響效果,能為幼兒營造一種充滿情感,如臨其境的情境,激發幼兒情緒,開啟幼兒心扉,使其盡快進入學習主體地位角色,以收到“未成曲先有情”的教學效果。如繪畫《多彩的海底世界》,若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往往是畫一幅海底世界的圖片呈現幼兒,畫面是靜態的,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動態的“海底世界”,各式各樣的魚在海底游來游去,自由“舞蹈”,千姿百態,同時配上歡快活潑的音樂,孩子們感覺到大海似乎就在他們身邊,使孩子們對深海的魚有了一定的表象,創作欲望劇增,從而創作出一幅完美的圖畫,發展了幼兒的創造能力。
2、利用多媒體,解決重難點。計算機多媒體動畫功能是其它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計算機可以有效地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使教學內容變的可視、可聽,易感知,易體會,并能擴大教學信息,拓寬幼兒知識面,有利于幼兒理解新知識,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如在教育活動《哪些東西是有生命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將種子發芽、生長、枯萎的過程編制成課件,使幼兒直觀感知動植物從生到死的過程,從而理解“有生命”的概念,同時激發起了幼兒探究的興趣。
3、超越時空,提高教學效率,F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表現手法多樣,既能演示靜態圖像,又能模擬一些動態過程,特別是它的仿真模擬功能,可以使教學中一些難做或無法做的演示變得輕而易舉,提高了信息傳遞效果,實現了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如在大班科學活動《白天和黑夜》教學中,為了讓幼兒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過程,教師利用電教媒體制作地球繞太陽轉,地球自轉的仿真情景,讓幼兒直觀畫面,理解了白天和黑夜形成的過程。
二、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
1、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電教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是一種形式,只有教學內容才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對于那些不適合多媒體教學的內容,教師費了很大力氣來制作,也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總的來說,所選擇的內容要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有效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