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7-17 20:59:28
每4小時測體溫1次,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不應超過1℃。如已穩定在36~37℃間3次以上,可改為每日上午時及下午時各測1次。若體溫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時測1次。
產時處理
早產兒出生時必須注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并發癥,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為了預防窒息,產程中最好不用對胎兒呼吸中樞有影響的麻醉、鎮靜藥。胎頭娩出時,先將胎兒口、鼻腔內的粘液擠出。未清除干凈者,可在胎全部娩出時用消毒吸管吸清,必要時用氣管內插管。口內勿用紗布揩,以免擦傷粘膜促成感染。有呼吸困難或青紫者及時給氧。待斷臍完畢,用消毒植物油紗布輕輕揩去頸下、腋下、腹股溝等皺褶處過多的胎脂,然后裹以布類。用0。25%氯霉素或0。5%新霉素眼藥水滴眼,預防結膜炎。處理就緒后,盡快轉入已調節好溫度的早產兒暖箱內。
護理方法
初生的早產兒入室后應先安靜4小時,頭側向一邊,使口內粘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時輕換體位1次。每4小時測體溫1次,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不應超過1℃。如已穩定在36~37℃間3次以上,可改為每日上午時及下午時各測1次。若體溫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時測1次。
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難或青紫、情況欠佳者為限,勿以氧吸入當作常規。一般給氧數小時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時便可停止。如體重奪1000g以下的早產兒,可持續1晝夜。持續給氧最好不超過3天。禁忌放氧過事、濃度過高,時間過長,以免損傷嬰兒的眼及肺。哺喂時容易發紺的嬰兒,可于哺喂前后給予數分鐘氧吸入。
早產兒在臍帶脫落、創口愈合后才予沐浴。在不沐浴時,上半身在暖箱內進行擦澡護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體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輕擦皺褶處,以保護皮膚。護理中著重做好下列三點:
1。保暖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困難,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
早產鍺衣著以輕柔軟暖、簡便易穿為宜,尿布也要柔軟容易吸水為佳,所有衣著宜用帶系結,忌用別針和鈕扣。睡暖箱者,除測體重外,護理工作盡量在暖內進行,操作時應邊門內進入,非萬不得已才打開箱蓋,以免箱內溫度波動過大。
凡體重增達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況良好,室溫維持在24℃時,在不加熱的暖箱內保持正常體溫,和每3小時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體重繼續上升者,可出暖箱。
2。由于早產兒生長發育較快,正確的喂養比足月兒更重要。生后開始喂養時間:一般早產兒可于生后2~4小時開始喂糖水,試喂1~2次無嘔吐者,6~8小時后再改喂奶液。曾發生過青紫、呼吸困難、體重過低或用手術產出者,可用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60ml/kg/d,或應用全靜脈和部份高營養液,情況好轉后才改口服。
喂奶間隔時間:可根據不同體重安排,1000g以下每小時喂1次,1001~1500g者1。5小時1次,1,501~2,000g者2小時1次,2001~2500g者每3小時1次。夜間均可適當延長。如遇到攝入量不足,一般情況欠佳,吮吸力差,胃納欠佳易吐的嬰兒,白天晚間均以少量多次為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