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6 14:45:25
在科技高度發展和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創造力的開發與培養成為世界性的話題。那么,什么是創造力呢?
從狹義上講,創造力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這種能力通常表現在科學研究和藝術活動中。但并不是沒有產生出創造產品的人就一定沒有創造力。從廣義上講,創造歷史蘊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一般人所共有的一種能力。它并非一些偉人們所特有,也并非只有在科學活動和藝術活動中才能得以表現。人的創造力可以表現在人的各種實踐活動中。人的創造力有時是以一種潛能的形式存在的,它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表現為顯能。比如,自由開放的思想空間、民主平等的工作氣氛、充分尊重個性并允許自由表現的環境等等都有利于實現創造力有潛在到現在的轉化。
兒童也同樣具有創造力。但是他們的創造力往往不是以創造產品為表現形式的。兒童往往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重新建構,構成新內容、新形象,從而在其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新穎性和獨特性。這就是兒童創造力的表現。它在兒童一生的創造力發展和形成過程中,有著其他因素不可比擬的地位和作用。
想象和思維是創造性活動的兩大支柱。一切創造性的活動都離不開想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比知道更重要…….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一般人們將想像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性想象兩種。再造性想像是根據語言或非語言的描繪在頭腦中形成某一事物的形象的過程;創造性想象是不依據現成的描述,經過重新組合、加工、創造在頭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在兒童的創造力中,創造性想象的地位與作用更為突出。不論在想像的過程還是想象的結果中,都包含著豐富的創造性成分。
創造活動也離不開創造性的思維活動。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是構成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分。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的特征,所以發散思維常被用來代表創造性思維。其實,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作為求異和求同兩種形式,是完整的創造性思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二者相互促進,互為補充,才能保證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順利實現。但對于兒童來講,發散思維不受條框的束縛,使兒童有可能去多方求解,更有利于兒童創造力的形成與發展。
兒童創造力的表現相當廣泛,體現在兒童的各種活動中,尤其是游戲和藝術活動中。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幼兒的活動完全是自愿的、非強制性的。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游戲材料,自己確定游戲的角色與情節。幼兒在游戲中的體驗是身心完全投入的高度自由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兒童的創造力得到最真實、最自然的體現。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在這種游戲中,幼兒通過角色扮演、使用玩具和物品,開展游戲情節,創造性地反映他們眼中的現實生活,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結構游戲中,幼兒將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零散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意圖,建構成有意義的作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幼兒進行創造的一個過程。作品產生的過程和作品本身都是幼兒創造的結果。
藝術活動(包括音樂與美術活動)既是一種表現,又是一種創作活動。但是在活動中,只有讓兒童進行自主的活動,他們的創造力才能得以發揮。
兒童不論在哪種活動中表現出創造力,都離不開自由而開放的外部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不受約束,大膽質疑,開闊思路,自主活動。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挖掘出埋藏在人腦中的金礦-----創造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