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學前教育網 2009-07-10 11:05:07
教養小幫手
現代父母教養的不一致性,經常出現在孩子的課業上,也就是孩子的功課到底要逼多緊才好?
1.避免爭執,維持教養一致:但不論父母親對于該事件在看法上有多大的差異性,最好彼此商議出一種處理方式。也就是說,教養的重點是,雙方該如何溝通。
2.溝通重點,各退一步:當父母雙方對于孩子的教養理念出現分歧時,該如何溝通呢?一般由于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通常較長,因此,會希望孩子可以依自己的方式來教導:但由于父親經常是一家之主,對于家中的大小事具有決定權,所以就容易爭執不下。
建議此時不妨各退一步,設法取得共識。例如:媽媽比較重視孩子的課業,那么孩子的課業就由媽媽負責,爸爸希望孩子體能好,那么戶外活動就由爸爸負責。根據夫妻的各人專長,來將事情份類,如此較不易產生沖突。
正確教養孩子的模式孩子是產品,還是人?
“您把孩子當成一個重要的商品嗎?”現代父母在教養模式上,經常采取嚴厲與放任兩種極端的模式,怎么說呢?
有些父母非常焦慮,常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如人,而嚴格地規定孩子學東、做西,給予孩子極大的壓力。另外一種父母則是因為生的少,而把孩子當做寶,常不舍得他挨罵,不敢指責孩子,因而常采取放任的教養模式。
但其實上述的兩種極端教養模式,都是不可行的,如果家長能停下腳步,轉換一下思維模式,以中庸(民主式)的教養方式來達到平衡,如此才是對孩子有助益的教養模式。
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還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教養的目的是在養成一個有生命力的人,而非制作一個滿意的作品。因此,給予孩子適當的發展空間,孩子才能有創造力、想象力及競爭力。
教養模式3:雙方均放任
傳統的東方親職教育往往是權威式的教養模式掛帥,但現今由于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因而教育方式已經逐漸由放任式取代,而放任又可約略區分為,偏向西方民主式教養的適度放任,及較偏向東方完全寵溺型的極端式放任。
而適度地放任孩子,也并非完全是不好的唷!所謂適度的放任指的是,較偏向西方民主式教育的放任法,即以不打、不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給予孩子較大的發展空間,任其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及創造力,在毫無壓力的環境下成長。
另一方面,過度或極端式的放任教育,則是指,讓孩子予取予求、一味地寵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凡事都依孩子的喜好來進行,使孩子經常主觀地以自己的意見為意見,較無法體諒他人,這種多半易出現在由長輩帶養的孩子身上。
教養下的孩子…
若父母采取較偏民主式的適度放任教養模式,孩子可能會較有創造力:但如果采行的是寵溺式的過度或極端放任教養模式,一味地溺愛孩子,則可能會使孩子無法分辨是非對錯。
適度的放任(偏民主式):
*也就是采取較偏民主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因而孩子在較無壓力的環境下,會顯得較有創造力及想象力。
*由于與旁人的想法不同,所以往往也會與同儕走不一樣的路。
*但因孩子活潑、好動、愛發問,因而在進入教育后,也有可能會產生適應不良的情形。
過度或極端的放任:
*指的是一味地放任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給,很容易寵壞孩子。
*此種教養模式下的孩子如果遭受指責,可能會無法接受,而出現退縮,甚至是無法面對事實的情況。
*由于從小就被照顧得十分完善,因此,自理能力多半不佳,如:到了小學還不會穿衣、水果不磨成泥就不會吃等。
*因自小即受寵愛,因而常缺乏替別人著想的心,也常表現得自私自利,不愛與人分享。
教養小幫手
當家長對于孩子的教養方式屬于任其自由發展或是一味地溺愛時,往往會在孩子入學后,產生一些教養上的困難,而使孩子不適應,甚至是產生人際困擾,因此,不論您有多寵愛孩子,為了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力,適度的生活常規訓練仍是必要的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