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8 23:05:32
4、認識文字的產生及演變歷程。
幫助幼兒建立粗曉文字的來源的經驗,初步了解文字是怎樣產生的,文字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樣子。幫助幼兒構建知道文字是一種符號并與其他符號系統可轉換的經驗。如在公共場合禁止吸煙的圖形標志,可用文字“禁止吸煙”表現出來。要幫助幼兒構建知道文字和語言的多樣性經驗,認識到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語言文字,同樣一句話,可以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來表達,不同的語言文字可以互譯。
5、幫助幼兒構建知道文字和語言的多樣性經驗。
認識到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語言文字,同樣一句話,可以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來表達,不同的語言文字可以互譯。要幫助幼兒構建了解識字規律的經驗,可通過有趣的方式,圍繞課程內容開展拼字組詞活動,提高幼兒對文字結構、文字組成規律的認識,如認識“火”字旁的字“燈、滅、灰、燃燒”等,幫助幼兒知道漢字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與‘火’字組成的字有很多,把握這種內在規律,幼兒就會對識字感興趣,也會激發他們自己探索認識一些常見的字,提升閱讀能力。
三、借助良好的親子閱讀環境,發展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同時家長也是幼兒園教育的合作伙伴。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是我們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途徑。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家長和幼兒進行分享閱讀,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成年人和兒童并非以學習為目的來共同閱讀一本書。起初,以成年人為兒童逐字朗讀為主,多次重復之后,隨著對故事情節的語言的熟悉性增加來逐步提高兒童對閱讀的興趣和愛好,并最終過度到兒童自己閱讀。平時,家長對幼兒的閱讀情況多加鼓勵,以培養和鞏固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因此,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有助于促進和發展幼兒早期閱讀的親子閱讀環境。
(一)加強溝通,達成共識
通過家長會、版報、家教咨詢、幼兒園活動開放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早期閱讀的理念、向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教育的意義,讓他們知道早期閱讀不等于早期識字,身教重于言教。使家長真正理解、支持和主動參加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活動,就要讓家長了解在幼兒園里讓家長知道每天抽一些時間和幼兒一道看書、朗讀和寫字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幼兒有機會觀察成人是怎樣看書和寫字,能給幼兒樹立好榜樣,逐漸讓幼兒對閱讀產生興趣。
(二)開設資源屋,鼓勵家長借閱
看圖書、講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文學形式,也是培養幼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好體裁,也是家長常用教育幼兒的方式。因此,我們在班級創設資源屋,提供大量圖書,形成輪流傳閱制度,鼓勵家長輪流借閱,充分利用家長和孩子一對一的有利條件,培養幼兒學習早期閱讀的興趣,幫助幼兒掌握將口語與書面語對應起來的能力;幫助幼兒提高對語音、語法、漢字的敏感性。
(三)利用多種渠道,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鼓勵家長運用多種渠道,培養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現代的科技、信息網絡普遍進入了家庭;我們應指導家長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媒體,如電腦、電視、影碟、錄象、錄音等媒體,利用這些媒體的生動形象性、直觀性來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和習慣。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指導家長以游戲的形式,如玩積木組詞、拼字,用字卡接龍,模仿故事人物對話,模仿圖書中的圖畫、標志來亂涂亂畫等等,讓幼兒在游戲中養成早期閱讀的習慣,發展其能力。
(四)親子閱讀,共同成長
1、引導孩子看畫面,促進幼兒正確觀察
父母用手指隨故事清節在畫面上移動,隨時提出一些讓幼兒觀察的問題:“剛才是穿這件衣服嗎?,什么時候換的?”“這只小猴是剛才的那一只嗎?”等等,多提問一些故事以外的內容有助于幼兒觀察力的提高,可以為幼兒獨立閱讀奠定基礎。
2、經常為孩子朗讀故事,培養幼兒傾聽
每天都能利用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為偶爾朗讀故事,父母在朗讀時應咬字清晰,語調抑揚頓挫具有感染力,不完全照搬書中的文字,可根據故事適當增添一些象聲詞或形容詞,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3、適時停頓,啟發幼兒思考
當幼兒不理解故事情節時,家長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讓幼兒充分地想象,再把故事結果告訴他們,但一定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甚至有時讓幼兒認為自己編的故事結尾要勝于故事本身的,為幼兒的創新思維發展提供條件。
4、交流心得,提高辨析能力
故事告一段落或講完一個故事后,應及時與幼兒一起交談,以幼兒說為主,家長認真傾聽,及時引導幼兒根據故事主題圍繞自身周圍的生活談談自己的想法,交談中有意識地引導偶爾語言的條理性,概括性,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正確的評價,逐漸提高幼兒的辨別分析能力。
5、鼓勵在先,快樂閱讀
對于幼兒的進步,家長要及時作出積極的反饋,如贊揚、點頭、微笑、親切的撫摩、夸張的擁抱等。這種正面強化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自尊、自信,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自豪和滿足,使閱讀變成幼兒內發的喜愛的活動,培養幼兒的興趣和專注力,最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結語
在對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環境創設、提問暗示、講述示范和形式多樣的組織活動,激發了幼兒的主體意識,使得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意圖轉為幼兒的學習愿望。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利用“欲擒故縱”、“逆向思維”等方法,讓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堅持性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煥發出來,幼兒表現出:主動翻閱、檢索查閱、快速查尋、大膽質疑、積極討論等主動學習的態度和主動閱讀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實現其語言能力以及其他相關的素質和諧地發展,在老師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下,感受著閱讀的快樂和喜悅!
培養幼兒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恒,幼兒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園在經過閱讀實驗后發現,一般幼兒經過兩年閱讀教育之后,識字量大大增加,有50%的幼兒能順利的閱讀圖書,有30%的幼兒能基本閱讀圖書,由于書讀的多,眼界打開,獲得了很多課外知識,理解力、表現力大大增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