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師大幼兒園 作者:高以華、楊微 2009-07-08 17:38:58
活動三:大家制定活動規則
組織秋游最關鍵的就是要保證幼兒的安全,所以在活動前我們與幼兒一起討論了秋游注意事項。老師提出問題:“明天我們就要去秋游,秋游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孩子們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后制定了以下幾條規則:(1)小朋友要穿幼兒園的園服;(2)垃圾要丟到垃圾桶里;(3)每個中、大班的哥哥、姐姐都找一個小班的弟弟、妹妹做自己的好朋友,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還要照顧好弟弟、妹妹;(4)走路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并且要跟緊照顧自己的老師,不可以離開大家自己到別的地方去;(5)爬山、鉆山洞時不可以跑、跳,坐船時不可以把身子探出去。
老師的話:外出活動規則的建立是幼兒安全的重要保障。與幼兒一起制定規則,一方面可以使幼兒感到自己是活動的主人,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兒規則意識的內化,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和集體意識的增強。
活動四:自己整理書包
幼兒吃過早餐就拿出自己從家帶來的小書包和零食開始整理。老師發給幼兒每人一瓶飲料,讓他們自己放到書包里。有的幼兒帶的東西太多,放不進去了,老師就建議他們自己想一想辦法,要不就去掉一點東西。
孫雨來把飲料放進書包后,有一包膨化食物怎么也放不進去了,于是他就對邊上的小朋友說:“這個送給你吧?”那個小朋友說:“我也放不下了。”最后他把那包膨化食物留在了自己的柜子里。
張元放完飲料后也有一些食品放不進去。她打算吃掉這些食品,可是剩下的食品太多,她便向老師求助。在老師的幫助下,她終于把所有的東西都裝進了書包。
老師的話:把食物放進書包對成人來說不是什么問題,可是對幼兒來說卻不那么簡單。在放東西過程中,他們能感知到物體大小與書包空間之間的關系,學習怎樣根據書包空間的大小合理地安排放置物品的順序。同時,當東西放不進書包時,幼兒還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放棄一部分食物、求助、調整)解決自己的問題,這也使我們了解了幼兒解決問題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風格。
評析(田瑞清):
秋游活動按慣例是一個以豐富幼兒經驗和快樂為目的的游玩活動,但教師能夠進一步挖掘其中的教育資源,例如,引導幼兒計劃自己想帶的東西以培養他們初步的預想、計劃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組織幼兒討論制定出游的規則來促進幼兒規則意識的內化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同時,活動中教師能夠關注到幼兒的興趣、需要并進行隨機教育,使計劃與生成的活動有機結合。比如,在畫自帶食品時有兩個孩子畫了秋游路線并產生了爭論,由此教師開展了從地圖上找路線、感知幼兒園與北海公園方位的活動,從而使幼兒自然而然地認識了地圖及其與實際路線的區別。本案例另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教師的分析、總結和反思意識很強,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自身的教育行為將對幼兒的發展產生什么樣的作用,也能夠通過觀察幼兒的表現強化或者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