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5 20:06:13
[實例三]留住城市的太陽(2003年市美術組教研活動)
2003年4月“非典”橫行,人人自危,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才控制住了病毒的流行,痛定思痛,許多人深刻認識到,多年來由于人類濫用資源、不重視環境的保護,造成自然環境惡化,已經嚴重影響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為此,設計了美術活動《留住城市的太陽》,通過城市太陽離開空氣污濁的家園去旅行的有趣故事,讓幼兒了解幾種主要的環境污染源以及防治的辦法,從而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并通過“砂紙畫”這一新穎獨特的繪畫方法,讓孩子們充分表達出自己對美麗家園的熱愛和向往。
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設計不同的課程,逐步培養幼兒的繪畫能力。
2000年9月~2003年7月,我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方案對我班的幼兒繪畫能力逐步進行培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幼兒上小班的時候(3~4歲),采用在物體表面著色;將紙蒙在表面凹凸不平的物體上用鉛筆拓印;拼貼布貼畫;用粘土或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等,逐步讓幼兒對繪畫感興趣。
在幼兒上中班的時候(4~5歲),則運用寓知識于興趣之中的游戲方法,通過閱讀小故事根據體會作畫,依據孩子的生活體驗來描繪使自己感動的事物,通過各種角度觀察對象,并描繪出自己的感覺。
在幼兒上大班時(5~6歲)時,則轉變為采用不同紙質或不同形狀的紙進行游戲表現,加深幼兒對材料和形狀的認識,按照自己的構思故事作畫,擴展游戲范圍,并以此作為表達的題材,描繪自己熱衷欣賞的事物。
圖片六:小班蠟筆畫:“我”蔡翰森(四歲)圖片七:中班版畫:“海底世界”曾旻(五歲)圖片八:大班線描畫:“騎自行車的人”丁若凡(六歲)
四、采用多層次的評價和激勵措施,激發每一個幼兒的繪畫激情。
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象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做法: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可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
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注意方式方法,應贊賞幼兒的每一個創意,鼓勵幼兒獲得的成功和體驗,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當教師對學生抱有殷切希望時,學生會不知不覺的變好;當教師對學生失去信心時,學生也往往會越變越壞。如果教師對幼兒的作品持否定態度,幼兒自己也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反之,會增強幼兒的繪畫熱情,對創作活動產生更大的熱情。例如:在評價“海底世界”繪畫作品時,看到了一張看上去很糟糕的作業,上面畫滿了各種顏色的線條,小朋友們都看不懂。這時教師引導幼兒說:這張畫和別的畫有什么不一樣?有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他用了很多種顏色來畫海水,他真了不起,說完,教師帶頭鼓掌,教室里就響起了掌聲。教師的及時引導防止了一顆幼嫩的心受到傷害。因此,教師對這種創造性的美術作品的贊賞和鼓勵必然會使幼兒對創作活動產生更大的興趣。在評價的過程中,幼兒在短時間內對別人的作品進行概括性的評價,表現出思維的靈敏迅速,暢通無阻。
每一位智力健全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畫家,但這需要我們的循循善誘。研究實驗證明,構建一種能優化組合家庭、學校、社會及自然多層繪畫環境,運用融電教、語言、社會、音樂、繪畫為一體的多層次教育手段,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設計不同的課程,采用多層次的評價和激勵措施的繪畫教育體系,是對幼兒進行繪畫教育的較佳的方法之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