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22:09:12
傳統的美術活動內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難易程度,由簡單形入手,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安排,重技能的培養,對孩子的感受及表現能力考慮的較少。這樣會造成孩子的作品內容單一、缺乏個性。因此,我們嘗試選擇適合幼兒創造自己的表現符號的美術內容,線描畫《大樹》即是其中之一。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越是簡單的圖形,幼兒越不易把握,相反,一些看似復雜的圖形,幼兒卻能用熟悉的線和形進行細致的描繪。線描畫《大樹》這一內容,孩子們用不同的線(曲線、折線、點線、螺旋線、波浪線等)和形(花形、圓形、棱形、心形等)畫出大樹的冠和桿細密的構造,畫面的構圖也比較豐滿,有一定的規律又富有變化。
本次活動前,孩子們對線描畫已有一定的基礎,對一些簡單的線和形狀有一定的繪畫經歷,因此我們組老師商討決定制定了如下活動目標:1。能用熟悉的線和形來打扮大樹的冠和桿;2。在活動中發展創造想像能力,具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在第一次活動中,從談話活動入手孩子們能大膽議論范圖中的大樹的構造,說出里面包含的線和形及一些變化的規律,但總覺得過程有點干巴巴的,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興趣好象未被全部挖掘。因此我組成員商討決定,在下次活動中以“小鳥找大樹安家”這一情節入手切入主題,不斷激發孩子活動的興趣,結果孩子們的繪畫興趣得到了提高。但是在作品展示時我們發現,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就只是一棵大樹,無情節與趣味性可言,運筆又是一致的(無粗細之分)。于是我們商討決定,是否可以嘗試用粗細兩種筆調來構圖,對幼兒的作品加以深化,并請孩子們添畫上適當的背景,這樣可以增添畫面的情節,有時
間的話還可以編個動聽的故事給大家聽一聽。結果發現,第三次活動
中,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部分幼兒的作品,內容豐富,畫面充實有情節,粗細筆調均勻富有規律性。
總之,在這次美術活動中,孩子們樂意參與,有很大的創作空間,能充分激發孩子的創造能力。孩子們在不斷的創作中,也逐漸摸索出規律,畫面充滿了節奏感和規律性。這不僅愉悅了心情,而且也提高了創造表現的能力,裝飾圖案的能力,對以后的線描畫的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附活動設計:
線描畫:大樹
活動目標:
1。能用熟悉的形和線來打扮大樹的冠和桿。
2。能嘗試運用粗細兩種筆調來表現樹的形狀。
3.在活動中發展創造想像能力,具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范圖、步驟圖、玩具小飛鳥一只、鳥叫聲音一段。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小飛鳥)這是誰呀?誰知道小飛鳥飛到這里來干什么?(幼兒議論回答)
(2)(出示范圖)原來小飛鳥看見這里有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它想這棵樹的樹干那么粗,樹冠那么大,枝葉那么密,在這里做個窩一定會過上舒適的好日子。(把小飛鳥放到樹上)小朋友你覺得這棵樹好看嗎?為什么?你發現這棵樹是由哪些線條和形狀組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