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2 20:54:00
學齡前兒童的情緒、情感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由于皮層下中樞的活動仍占優勢,故此期兒童的情緒易激動、不穩定,常見的心理異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異常表現1:反抗行為。他們對家長提出的要求總回答“不”,家長常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威脅。
專家點評:這種行為是自我意識獨立的一種表達方式,屬正常發展的表現。家長應予理解和尊重,適時地進行引導,這一階段會很快度過。
異常表現2:發脾氣。兒童已經開始獨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還不知道如何表達其感受,常表現為賴在地上、踢腿、揮舞手臂、大聲哭鬧。
專家點評:小兒發脾氣的原因常是疲勞、家長未能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或反復批評某些行為等。在避免兒童自我傷害的前提下,不要特別留意正在發脾氣的幼兒,并盡可能轉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給予安撫。不能隨意懲罰幼兒,只告訴他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異常表現3:遺尿。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陳海明介紹說,小兒5歲以后仍會發生遺尿癥。遺尿大多發生在夜間熟睡時。
專家點評:對于無器質性病變的小兒,中醫主張滋陰壯陽,如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5歲以下小兒按大人量的1/4服用。對有遺尿現象的孩子應耐心尋找原因,努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