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2 20:47:17
有人提出,體內鉛過多或鐵缺乏是多動癥的病因。因為低劑量的鉛即會抑制腦中酶活性,干擾神經遞質代謝,影響患兒的智力、記憶力、視覺、聽覺及運動功能,使患兒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他們建議患兒不吃受鉛污染的食品以及貝類、萵苣等含鉛量高的食物。缺鐵患兒也會出現較長時間的行為異常,經鐵劑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對此,上海醫科大學兒童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對某小學215名一至六年級學齡兒童進行調查,證實其中35例多動癥患兒與鉛中毒或鐵缺乏無關。另有一些資料報道,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兒童精神創傷和飲食也是引起兒童多動癥的重要因素。還有人把多動癥歸咎于熒光燈、電視機釋放的“軟X射線”,但物理學家反駁說,這種觀點毫無根據。
1845年,外國學者霍夫曼描述了一些孩子,他們小動作頻繁、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定、任性及學習成績不良;舴蚵紫戎赋,他們這些異常行為決不是精力旺盛和頑皮,而是一種病態表現。1931年,溫考夫更加詳細地描述了這類病態表現,把它稱作兒童多動癥。此后,隨著臨床報道日益增多,稱法也五花八門,有叫粗笨行為綜合征、原發性讀書遲緩、器質性腦損害、格氏發育綜合征等等。直到1962年國際小兒神經病學會議進行充分討論后,才暫定命名本癥為“輕微腦功能障礙”,F在,這一名稱已為大家普遍采用。
據統計,兒童多動癥的發病率約占學齡兒童的2一10%,男孩明顯多子女孩;純旱闹悄芙咏;蛲耆,但有不同程度的學習、行為、性格方面的異常。他們不僅自己坐立不安,調皮搗蛋,學習散漫,而且還妨礙同學,難為老師,既影響了自己的成長和學習,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危害。顯然,兒童多動癥已成為兒童學習困難和慢性行為改變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它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對于兒童多動癥緣何而起,它的病因是什么,至今尚無一致看法。
許多學者主張,兒童多動癥是由各種各樣的腦組織輕微器質性損害引起的。帕塞麥尼克1959年就指出,多動癥與患兒出生時腦損傷有關;純耗X部可能在母孕時就遭受損害,也可能出生后遇到外傷,由于他們表達能力不完整,這些損害很難被家長發現。孕期母體患風疹、妊娠中毒癥等疾病和嬰幼兒患炎癥性疾病,病原和毒素也會損傷患兒腦子。人們發現,難產兒、早產兒和小樣兒發病率較高,前者可能是分娩時患兒腦組織缺血缺氧及器械性損傷所致,后二者則與孕期母體罹病、胎兒宮內營養不足等有關。近年來嬰兒顱損傷搶救成功率提高,似乎也增加了多動癥發病率。龐迪爾提出,患兒腦損傷部位多在額葉系統或尾狀核。其他報告則認為其損害可以發生在額葉和網狀結構,也可以呈彌漫性損害。
不少證據表明,兒童多動癥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精神病學家塞法調查了17例多動癥患者,結果發現,他們同胞兄弟19人中竟有10人有同樣癥狀。人們注意到,父母中有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者,他們子女的發病率往往較高。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的患病率為50%,而異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患病率僅為14%,同卵雙生兒的發病率可高達100%,而異卵雙生兒的發病率要低得多。為排除環境因素的影響,專家們把患兒的兄弟姐妹寄舍于環境相似的領養人家中,結果,堂兄弟姐妹22人中僅2人發病,而同胞兄弟姐妹19人中就有9人罹病。這些都說明,兒童多動癥具有明顯的家族性。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患者的遺傳缺陷是由Y染色體異常所致。
大量臨床檢查顯示,多動癥的神經生理基礎異常與人體內生化代謝紊亂有關;尤其與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有關。已經知道,多動癥患兒尿中3一甲4一氧羥苯乙醇含量減少,腦脊液中同型香草酸含量降低,而二者都是兒茶酚胺的代謝產物。夏威特斯在動物實驗中用藥物耗竭儲存在大鼠腦內的兒茶酚胺,大鼠出現焦燥不安、活動過度,如果再給予注射苯丙胺類藥物,提高大鼠腦內兒茶酚胺含量,它便很快安靜下來。因此,人們推測,患者神經突觸間隙中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的有效濃度不足,導致大腦信息不易下達,從而產生自制能力不足的各種征侯群。溫德進一步認為,多動癥是由于遺傳關系所導致腦胺代謝障礙所引起的綜合征。他的觀點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
有人提出,體內鉛過多或鐵缺乏是多動癥的病因。因為低劑量的鉛即會抑制腦中酶活性,干擾神經遞質代謝,影響患兒的智力、記憶力、視覺、聽覺及運動功能,使患兒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他們建議患兒不吃受鉛污染的食品以及貝類、萵苣等含鉛量高的食物。缺鐵患兒也會出現較長時間的行為異常,經鐵劑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對此,上海醫科大學兒童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對某小學215名一至六年級學齡兒童進行調查,證實其中35例多動癥患兒與鉛中毒或鐵缺乏無關。另有一些資料報道,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兒童精神創傷和飲食也是引起兒童多動癥的重要因素。還有人把多動癥歸咎于熒光燈、電視機釋放的“軟X射線”,但物理學家反駁說,這種觀點毫無根據。
目前,雖然多數學者相信兒童多動癥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但是對多動癥病因的各種學說�;�;腦輕微器質性損害說、遺傳因素說、生化代謝紊亂說、環境因素說等卻均有存疑。兒童多動癥病因至今不明。人們期望盡快揭開兒童多動癥病因之謎,以便能更有效地防治這種妨礙兒童學習和成長的多發病、常見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